四渡赤水简单来说,就是40万国军把3万人的红军包围在了一条河附近,结果来来回回跑

情感安抚使 2025-04-03 19:36:33

四渡赤水简单来说,就是40万国军把3万人的红军包围在了一条河附近,结果来来回回跑了4次 ,愣是把40万人给活活跑散了 “被敌人逼到被动的境界是常有的,我建议撤出战斗,抢占渡口,西渡赤水河。” 正是这个决定,让三万红军战士对战四十万国军,硬生生将被动的局面变成“优势在我”,四渡赤水无论在什么时候再看,都不禁会感叹毛主席“用兵如神、神在用兵。”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导致红军伤亡严重,为了保存主力,中央红军被迫撤出革命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 1935年1月,红军召开遵义会议,恢复毛泽东的指挥权,这场会议也被称为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当时中央红军危难到什么程度呢?血战湘江之后,原本的8.6万兵力锐减到3万人,队伍上下一片迷茫,而蒋介石则士气正盛,又先后调集40万重兵将红军围堵在渡河边,并且包围圈还再不断缩小。 很显然,这三条路都走不了,这时候就展现毛主席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了,面对这种四面围截的情况,即使是开了“上帝视角”也未免能突出包围圈,但是毛主席却找到了决胜点。 好在当时各地军阀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国民党内部不团结,王家烈、刘湘等人都只想从蒋介石的手里拿钱,又不想让蒋介石的中央军进入到自己的地盘。 所以红军决定直接从元厚镇、土城镇向西渡过赤水河,这是第一渡,见红军有所行动,蒋介石立刻派郭勋祺前往,红军不敌郭勋祺的部队,立刻准备撤退,这一渡也让国军放松了警惕。 一渡之后,国军的大部分主力部队在川滇边境与红军周旋,导致黔北兵力空虚,毛主席就抓住这个机会,直接率领部队“走老路”,回到贵州,重新占领遵义,抢在国军前面占领二郎滩,重创王家烈。 十几个军阀加上蒋介石都被毛主席“耍”的团团转,谁也想不到中央红军会回到遵义,但这时毛主席又做了一个决定:退出战场,准备三渡赤水河。 尽管这个决定就连朱德等人也不能理解,但是毛主席有毛主席的计划,直接命令红军部队前往茅台镇,直面蒋介石的中央军,这一命令下达之后,刚刚从贵州跑到黔北的国军,又要追到红军前往茅台镇。 但是蒋介石太过心急了,居然集结所有军队,包围鲁班场,计划将中央红军一举歼灭在鲁班场,但是红军能让他如愿吗?当然不会,只见红军在即将到达鲁班场的时候,队伍一转,从茅台渡口三渡赤水河,再次进入川南。 这来来回回的跑都要把国军的“心态”搞崩了,谁都搞不懂此时的毛主席究竟要做什么,就连红军自己也不知道。 3月20日的时候,毛主席再次前往川南,假装自己要北渡长江,蒋介石一看,以为自己抓住了红军的计划,又将所有兵力调集在川南,就在这时,毛主席突然命令部队四渡赤水,从二郎滩渡口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直奔贵阳。 从川南到黔北,又回到贵阳,硬生生将40万国军跑散,即便是蒋介石亲自飞到贵阳,也无济于事,最后蒋介石调亲兵围守贵阳,可毛主席的目标却是昆明,绕过贵阳,顺利甩开了后面的40万大军。 这场堪称“神作”的战役时至今日还再为人津津乐道,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战役,更是极致战术与天佑中华的写照,怪不得人人都说:“四渡赤水出奇兵,主席用兵真如神。”

0 阅读:1
情感安抚使

情感安抚使

情感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