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他下了一道令人匪夷所思的圣旨:福建泉州蒲姓家族,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并且,朱元璋还将一个蒲姓阿拉伯人,蒲寿庚,掘地三尺,鞭尸三百。 这道圣旨之所以令人匪夷所思,是因为它是针对已经死了78年的蒲寿庚的。 朱元璋在刚刚登基的时候就下了这样一道圣旨,对象还是和他毫无关系的蒲寿庚。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草根皇帝,出生贫民,在地主家勤勤恳恳的为地主耕地,最后却落到父母兄弟陆续饿死的结局。 他小小年纪就见识到了资本垄断的力量,对于敛财无人性的富贵人家深恶痛绝。 他的这种性格,是处置蒲寿庚后人的原因之一,那么,蒲寿庚又做了什么让朱元璋痛恶的事情呢?事情还要从最初讲起。 蒲寿庚,出生在1205年的广州,不久之后跟随着家族来到泉州定居,他的祖先是阿拉伯人,因此他精通阿拉伯语。 当时的泉州是宋朝的交易场所,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繁盛,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还有来自欧洲的商人都来往于这里经商。 蒲寿庚有语言天赋,再加上他家里世代经商所积累的才能,让他很快在交易中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长大之后继承了家族的香料业,在泉州经营起了香料贸易。 宋朝虽然贸易繁华,但军事极弱,尤其是像泉州这样沿海的城市,经常会受到海盗的偷袭和抢夺。 在一次海盗疯狂进犯泉州的时候,蒲寿庚带领着他的商队帮助当地的官员打败了海盗。 这一次的战斗,让蒲寿庚获得了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的职位。 蒲寿庚凭借着他的职位为自己的商业开辟道路,他通过各种合法或者非法的手段增加香料的出口量,从中谋取利益,增加自己的财富。 渐渐的,他的香料贸易垄断了泉州的海外贸易,并持续垄断了近30年。 蒲寿庚因为自己的经商才能迅速发家,资产过百万,家中奴仆数千。 除此之外,他还拥有大量商船,这样雄厚的家资和他显赫的势力让蒲寿庚迅速成为泉州举足轻重的大富豪。 之后,他的官运也因为商业的蓬勃发展而连连升职,蒲寿庚的权力更盛。 很快,他在泉州扎下了根,蒲氏家族在泉州成了大族。 如果蒲寿庚一直发展自己的商业,不知道前途会有多么好,可或许因为他祖先是阿拉伯人,所以即使宋朝给了他发家致富的根基和官位,他也没有感激之心。 1276年,在元军发兵攻击宋朝军队的时候,宋朝被攻击的节节败退。 在11月份的时候,张世杰率领着10万舟师保护着宋端宗和其他的皇室成员一路南下,路过泉州,想要进城躲避。 没想到蒲寿庚下令将城门紧闭,对宋朝的皇帝见死不救,而张世杰等人看他如此,不得不继续逃亡,临走时抢了他百条商船作为逃跑工具,这一下,将蒲寿庚激怒了。 元朝建立之后,发布了缴清宋朝余孽的诏令,蒲寿庚主动请缨,亲自率领着舟师去追杀张世杰。 最终,张世杰和南宋剩下的幼小皇帝都死于蒲寿庚之手。 之后,宋朝算是彻底覆灭,而蒲寿庚则得到了元朝的重赏,成为了有名的名门望族。 说到这里,想必人们也明白了为何朱元璋痛恶蒲寿庚了。 朱元璋的家人是在元朝残暴的统治下离世的,而元朝的建立,蒲寿庚是推波助澜的重要人物,再加上朱元璋刚刚登基,需要杀鸡儆猴来宣告立场。 于是,朱元璋下令让蒲姓的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并将蒲寿庚掘地三尺,鞭尸三百才罢休。 蒲寿庚代表着对国家的不忠,是典型的叛国贼,朱元璋一是为了解私仇,二则是为了警告各位明朝官员要忠心。 蒲氏家族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的审判在这时候到来,他们看朱元璋大有灭族的气势,无奈下只能四散奔逃,许多人甚至偷偷改名换姓,以求苟活于世。 自古以来,叛国贼就是举国痛恶的对象,行不义之事,终会得到应有的报应,即便不能现世报,却总会灵验在自己的后世子孙上。
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他下了一道令人匪夷所思的圣旨:福建泉州蒲姓家族,男的
何以为知吖
2025-04-03 15:48:16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