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外地游客来到贵州省的都匀市旅行,有这么一座博物馆是一定要去的,这座博物馆就是都匀市著名的三线建设博物馆,这是全中国唯一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 都匀市三线建设博物馆的来历,需要追溯到三线建设这一段历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央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所谓三线建设,就是将工业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大西南。而贵州因为多山,地理位置比较隐秘,所以就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首选之地。在这样的政策下,都匀市就成为了贵州三线建设的核心城市。从1965年开始,许多有名的军工单位在都匀地区落户,比如,东方机床厂、久达机械厂等,使得都匀市成为了“西南的机械工业电子城。” 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三线建设这段历史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都匀市文旅部门发现,这些工业遗址大有用途,可以用来发展工业旅游。而这些工业遗址中,又以东方机床厂的遗址保留最为完整,于是,都匀市利用这一遗址,修建了博物馆。 现在看到的都匀市三线建设博物馆,占地大约为2.28万平方米,拥有十个主题展区,收藏的文物、图片、文献等达到了七千多件。 都匀市三线建设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使得工业遗址活化了,博物馆最大程度上的保留了工业时代的建筑风格,比如当年的红砖墙、散热性厂房等结构。然后,博物馆又利用旧的机械、工具、生活用品等物品,还原了当年生产时候的场景和工人们生活的环境。生产场景有生产车间、工厂指挥部等,生活环境有当年工人们的宿舍、食堂等,使得前来参观的游客,有一种沉浸感。 最后总结一下,现在的都匀市三线建设博物馆,是一座集中了历史教育、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是中国工业旅游的示范性景区。这座博物馆,见证了都匀市从一座工业城市到文旅型城市的转型,博物馆更成为了都匀市重要的文化名片。都匀市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建立,既是对三线建设这一段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工业遗址保护活化的典范性工程。如今,三线建设博物馆,也成为了外地游客了解这段历史最佳的窗口。
1955年,苏州园林局把虎丘剑池的水抽干,淤泥全部清除干净后,在池底赫然发现了一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