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刚刚颁布了禁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执行外国判决,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如果有

谈天鉴夕朝 2025-04-03 11:37:11

国家刚刚颁布了禁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执行外国判决,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如果有人以外国法律的原因,终止对华合作,那就等同于制裁! 消息传出,网友们炸开了锅:"当年华为被美国整得那么惨,现在终于能挺直腰杆说话了!" 这场迟到的 "反制裁风暴",背后是中国企业十年隐忍与国家战略升级的血泪交织。 时间倒回 2018 年,美国运营商 AT&T 突然单方面终止与华为的合作,紧接着 Verizon、百思买等企业集体倒戈。这不是普通的商业纠纷,而是美国政府导演的 "科技绞杀战"。 当年 12 月,任正非长女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被无端扣押,理由竟是 "违反美国制裁伊朗法案"。此后 1028 天里,这位华为 CFO 被戴上电子脚镣,成为美国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人质。 美国的制裁如同连环重拳:2019 年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向其供货;2020 年升级芯片禁令,台积电被迫断供麒麟芯片;2023 年雷蒙多访华时竟要求华为停止高端芯片研发,否则 "后果自负"。 这些操作看似霸道,实则暴露了美国的焦虑 —— 华为 5G 专利数量全球第一,5G 基站发货量占全球 60%,威胁到了美国的科技霸权。 面对极限施压,华为没有坐以待毙。2019 年的松山湖会战,2000 名工程师日夜攻关,硬是在谷歌断供 GMS 服务的情况下,开发出鸿蒙操作系统;2020 年三丫坡会战,华为联合国内产业链突破 14 纳米芯片制造;2023 年 8 月 29 日,搭载麒麟 9000S 芯片的 Mate60 系列横空出世,用事实打脸美国 "科技封锁必胜论"。 更令人振奋的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2021 年《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正式实施,明确禁止执行外国 "长臂管辖" 判决;2025 年《实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细化反制措施,将知识产权冻结、行业准入限制等新型反制手段纳入工具箱。这些法律武器的出鞘,标志着中国从被动应诉转向主动出击。 新规实施后,中国反制迅速见效。某欧洲企业因配合美国制裁华为,其在华子公司被依法冻结资产;某跨国律所参与炮制涉华诉讼,被列入 "不可靠实体清单"。 最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将签证限制、财产冻结等措施精准落地,让那些协助制裁的企业 "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种 "以牙还牙" 的策略产生了连锁反应。 2025 年 3 月,英伟达 CEO 罕见承认 "华为破坏了美国制裁",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巨头游说国会放宽限制。 更讽刺的是,华为 2024 年营收达 8600 亿元,5G 商用合同突破 100 个,在光通信、云计算领域高歌猛进。正如网友所说:"美国越制裁,华为越强大,这脸打得真响!" 这场十年博弈揭示了残酷的真理:在科技霸权面前,妥协换不来尊重,唯有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尊严。 中国反制裁新规的出台,不仅为华为等企业撑腰,更向世界宣告:任何试图用 "长臂管辖" 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都将遭到坚决反击。 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是 2018 年那个面对制裁手足无措的国家。从芯片自给率突破 30% 到 5G 技术领先全球,从法律反制体系完善到国际朋友圈扩大,我们正在构建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谁要在中国头上动土,我们必将让他付出沉重代价!"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仍在继续,但历史已经证明:封锁只会激发创新,打压只会凝聚人心。当中国企业挺直腰杆,当国家法律成为坚实后盾,任何霸凌行径都注定失败。正如孟晚舟归国时所说:"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0 阅读:4
谈天鉴夕朝

谈天鉴夕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