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青山是故乡》的编剧还是没做过现代农业,描述的故事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 比

晓露残荷角 2025-04-03 02:41:57

看来《青山是故乡》的编剧还是没做过现代农业,描述的故事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 比如董大林用农家肥种的绿色玉米,要比其他全用化肥种的好吃,连玉米闻都闻得出是绿色种植的还是化肥种植的。 这种说法完全就是外行话,农家肥种植的作物是比用尽化肥种的要好,但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主要原因还是种子问题。 种子的本质味道不好,怎么种植出来还是味道不好。 还有在市场上去卖玉米棒的场景,先不说他那玉米都蔫壳了,好像放了好几天的样子,本身就已经没有吸引顾客的品样了。 就算真的是新鲜的刚刚掰下来的玉米,在市场上也不会有那样的疯狂抢购的场面,人们没有那么大的购买欲望,这纯粹就是误导观众。 一般的小县城也卖不到那么高的价钱,小县城的人没得那么舍得花钱,五块钱一根的玉米可能在省会级城市,特殊旅游区看行不行。 还有就是把董二林一家,特别是他的老婆陈玲写得也太坏了,为了利益,对哥哥董大林一家是想尽一切坏心思去抢夺,都被利益熏得没有一点头脑了。 比如村里修公路的事,全村人都在想尽各种办法套取后来的补偿款了,而陈玲两口子还把董大林一家当傻子在玩弄。 一点没有逻辑思维,幸好整个故事还基本上符合农村家庭的样子,为着一些小利益勾心斗角,不然又没什么意思了。 也许是太过现实,看起来又没什么新鲜感,就是把平时农村家庭发生的事照单全搬上银幕。 只能说这些编剧都是自编自导,要是一般作者写出来,可能没有导演看得上。

0 阅读:0
晓露残荷角

晓露残荷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