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进行多次战斗之后,采取了暂时不扩张的做法,用来休养生息。但是,当朱元璋的进攻势头稍微减缓之后,陈友谅和张士诚他们,却坐不住了,想趁着这个机会,扳回一局。 于是,张士诚在谋士们的建议下,开始进攻力量相对弱小的韩林刘福通他们。因为,在张士诚看来,想要消灭朱元璋,眼下自己还没有这个实力,但是要说是消灭刘福通他们,简直是易如反掌。 更关键的是,张士诚认为,只要是进攻了刘福通,在刘福通抵挡不住的情况下,肯定会向朱元璋求援。只是,韩林和刘福通也蛮有骨气的,一开始,硬是凭借着微弱的力量,与张士诚进行抗衡。 无奈,刘福通此时的力量真的是太弱小了,抵挡了一次之后,就元气大伤,再也不可能和张士诚相抗衡。于是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对此,在书中第三十四回《花云妾义保儿郎》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韩林传令坚闭城门,再处。便同福通商议,说:“吾闻金陵未公,兵强将勇,仁义存心,若往彼处求救,必不见拒。”便修表,遣太尉汪全从水关浮出,抄河路十五里,方得上岸,星夜奔赴金陵。 在刘福通和韩林的心里,虽然朱元璋也属于自己的敌对势力,但是毕竟朱元璋“兵强将勇,仁义存心”。而且,一旦韩林和刘福通被消灭,那么朱元璋就会直接面对张士诚,刘福通估计朱元璋也不想看到这种局面的出现。所以,综合这两方面考虑,刘福通才同意,向朱元璋求救。 只是,战事的变化总是瞬息万变,朱元璋的救援力量还没到达,韩林和刘福通就被张士诚给消灭了。于是,朱元璋便有了正式向张士诚开战的理由,那就是替韩林和刘福通报仇。 但是,假如韩林和刘福通没有被张士诚消灭,而是被朱元璋给救下了,结局又会怎样呢? 按照当时朱元璋的念头,韩林和刘福通的结局无非就两种: 第一种,韩林和刘福通对朱元璋感恩戴德,并且在朱元璋的授意之下,成为朱元璋的手下。 第二种,就是朱元璋以帮助刘福通防御为借口,驻扎在刘福通的领地上不走了。因为,虽然这一次有可能打败张士诚,谁又能保证张士诚不再回来呢?于是,帮助刘福通防御,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只是这样一来,时间一久,原本属于韩林和刘福通的手下,很有可能逐渐的就被朱元璋挖走,毕竟,往高处走是每一个人的本性。那么,最后的结果,还是朱元璋把刘福通给消灭了。 所以,在当时的那种局势之下,无论刘福通选择什么情况,结果只能是被消灭,只是被谁消灭的问题了。
一日,朱元璋看常遇春清心寡欲,特意安排2位美婢过去伺候。洗漱之间,一位婢女,不小
【9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