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大东沟海战后,李鸿章“保船慎战”错了吗? 当丁汝昌被革职留任后,他的第一想法便是与日本军舰决一死战,可李鸿章为爱惜他的军舰胜过爱惜将士,采取了保船慎战甚至是避战的做法,他的理由只有一个。 由于北洋水师已经迁往威海卫,并由炮台守护,日本军舰找不到目标,暂时只好停止军事行动; 而慈禧这边他的六十大寿马上就要到了,结果中日两国爆发这么大的战事,很影响她的心情;慈禧一旁泼冷水,告诉光绪帝,别以为自己亲政了便可以独断专行,甚至可以学先祖立个十全武功,这下打怕了吧?而慈禧顺便说了一嘴,调八旗的话八旗是朽不可堪用,绿营的话当年太平天国是打怕了,如今湘军没了曾国藩、左宗棠,淮军李鸿章又被革职留任,慈禧正想听光绪帝要调哪位能臣来打仗时。光绪帝哑口无言了,而其实慈禧太后已经帮光绪选了一位能人。 原来是光绪帝的六叔恭亲王,恭亲王自中法战争后便雪藏了,如今也算是国家有难,必须请恭亲王出马了!于是朝廷很快下旨,让恭亲王主持军机处、会办军务和各国事务衙门。 恭亲王见李鸿章,问了他的态度。李鸿章说起日本有备而来,海军仓惶应战准备不足,没有胜算。但打是可以打,但需要考虑迁都;恭亲王是明白的,再迁也不可能把颐和园迁走,所以慈禧太后是不可能同意迁都的。于是恭亲王和李鸿章一合计,打算联合美国、俄国出面调停; 李鸿章最器重的儿子李经方和李鸿章的态度完全不同,他料想北洋的重担迟早到自己身上,于是他特意去了一趟台湾见刘永福,问问他对中日战争态势有何看法?刘永福早就绘制了一份战略图; 而刘永福分析的很对,日军很快渡过鸭绿江,直扑九连城,九连城岌岌可危,在提督叶志超不堪重用的情况下,李鸿章急请刘铭传出山;刘铭传请命出任钦差大臣署理朝鲜军务,但求朝廷出兵四十万,一半驻守沿海,一半守卫鸭绿江防线,但却被朝廷拒绝了!
甲午大东沟海战后,李鸿章“保船慎战”错了吗? 当丁汝昌被革职留任后,他的第一想
菲菲评历史啊
2025-04-02 15:42:50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