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晚清巨贾盛宣怀与世长辞,为子孙留下堪称天文数字的遗产——折合现今超百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4-02 15:42:28

1916年,晚清巨贾盛宣怀与世长辞,为子孙留下堪称天文数字的遗产——折合现今超百亿的财富,光是现银就达一千三百余万两,更遑论遍布各地的产业。谁曾想,短短四十二载春秋后,其子盛恩颐竟在祖传宅邸中潦倒离世,临终时腹内空空如也,连半粒充饥之米都未曾寻得。 【消息源自:《盛家兴衰录:从实业救国到败家亡身》2023-09-15 近代史研究】 上海外滩的钟声敲了八下,盛恩颐的奔驰轿车在泥城桥赌场门口甩出个漂亮的弧线。车牌上四个"4"在煤气灯下泛着冷光,看门人小跑着迎上来:"四少爷,卢公子在二楼等您整宿了。"盛恩颐随手抛出一枚鹰洋:"赏你的,去给我买包三炮台。"这包烟钱够普通人家吃半个月,但在他眼里还不如赌桌上的一枚筹码值钱。 二十年前他父亲盛宣怀咽气时,苏州河两岸的工厂都降了半旗。这位洋务运动的实干家留给子孙的遗产,光现银就能从上海码头铺到南京路。老管家捧着账本的手在发抖:"四少爷,愚斋义庄的规矩是......"盛恩颐一脚踹翻黄花梨茶几:"规矩?我爹死了,我就是规矩!"红木匣子里的地契像雪片般飞出来,其中就有后来变成上海第一百货的那块地皮。 赌场里弥漫着鸦片和香水混杂的怪味。卢公子把玩着翡翠鼻烟壶:"盛兄,听说你上个月把霞飞路的洋房押给汇丰银行了?"盛恩颐扯开领结大笑:"怕我输不起?"他摸出张道契拍在桌上,那是外滩源三十亩地的凭证。天蒙蒙亮时,这张纸已经换了主人。输掉第一百栋洋房那晚,黄包车夫听见他在车里哼着《游园惊梦》,仿佛刚赢了金山银山。 日本人打进租界那年,盛恩颐在虹口开了家"大盛商行"。穿军装的客人常拎着皮箱进出,街坊们背地里啐唾沫:"汉奸!"他倒是理直气壮:"我爹当年还给李鸿章办过洋债呢!"有次喝醉了,他指着招商局大楼对儿子说:"瞧见没?这原本都该是咱家的......"孩子低头玩着新买的瑞士表,压根没注意听。 解放后的苏州留园里,盛家祠堂的雕花门板早拆去炼了钢铁。居委会王主任推开吱呀作响的厢房门时,被霉味呛得直咳嗽。床板上的老头蜷得像只虾米,破棉絮里露出件蛀满虫眼的貂皮袄。王主任放下半斤玉米面:"老盛,街道给你申请了救济粮......"话没说完就噎住了——她看见墙角整整齐齐码着十二个空洋酒瓶,商标上的法文还闪着金粉。 殡仪馆的学徒至今记得,那个寒潮来袭的早晨,他们从盛家抬出来的尸体轻得像捆柴火。死亡证明上"营养不良"四个字写得龙飞凤舞,底下压着张泛黄的《申报》,头版赫然印着"招商局督办盛宣怀病逝"。穿白大褂的医生顺手用它包了油条,报纸上"实业救国"的铅字慢慢被油渍浸透。

0 阅读:62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