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36岁的陆英生下第14胎,结果因拔牙血流不止,不幸死在产房。去世不到一年,丈夫就另娶新欢,这个结局,一位老太太早就看得透彻。
扬州陆家,家门显赫,极其重视女儿的亲事。经过精挑细选,为陆英敲定了张家张武龄。
张家家境优渥,祖父是封疆大吏张树声,单是张武龄名下,每年就有无数钱粮。而且张武龄从无不良嗜好,只一心扑在书本上。
这样的婚事,怎么看都是圆满的。
为女儿找到这么好的归宿,陆家喜不自胜,从一年前就开始准备嫁妆。成亲时,特意雇十条船,将嫁妆运到合肥,大概有十条街那么长。陆英风风光光地嫁进了张家。
街坊邻居们想沾沾喜气,都出来看热闹,可旁边的老太太却丧气地说:“岂不闻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意思是,凡事要适可而止,陆英这么耀眼的婚礼,或许会招致灾祸。
16年后,老太太的话果然应验。
起初,陆英在张家的生活的确滋润。丈夫见陆英有才有颜,十分宠爱她,婆婆也相信她的能力,还让她管家。
不过婆婆总惦记着,陆英什么时候能生下一个儿子呢?她想要抱孙子。
可陆英接连生了三个女儿,婆婆的态度也变得极为冷淡,她还劝张武龄纳个能生儿子的妾。
巧在这时,陆英再次怀孕,第四胎时终于是个儿子。可因为她的身体没有休养好,孩子难产腹中。
婆婆又哭又闹,冲着她说:“都是你害死了我的孙子,我苦命的孙子啊。”
陆英本就难过,再加上婆婆如此训斥,一度抑郁寡欢。
好在,丈夫张武龄不在乎生儿生女,他将陆英带出去散心,治愈她的伤痛。
后来,陆英又相继生下十胎。在生下第十四胎时,她的牙齿剧烈疼痛,医生只好为其拔牙,可却血流不止。在当时,败血症几乎是绝症,陆英就这样死在了产房里。
成亲16年,她为张家生下14胎,成活9个孩子,5个儿子和4个女儿。最为有名的,要属四姐妹张充和、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她们各个都是一等一的才女。
叶圣陶曾说过:“九如巷家的四个姑娘,谁娶了都会幸福一辈子。”
可惜,这一切,陆英没有机会亲眼看到。
她去世还不到一年,婆婆就为张武龄重新张罗了一门亲事。
新娘子叫韦均一,是个传统女人。她打心眼里认为,女孩子只要嫁得好就可以,不需要读书学习,因而总是干扰四姐妹学业。
未料,张家仆人处处照顾孩子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偷偷去叫张武龄帮忙,让韦均一没机会难为四姐妹。
这些,都源自陆英积下的善念,她生平十分关心仆人的生活,就连临终前,还给他们每个人发了大红包。
在某种意义上,作为母亲的陆英,始终护佑孩子成长。
虽然生活在旧时代,但陆英的思想是开明的。
她不仅教育孩子们读书,还会带着她们去听昆曲,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她自己也会以身作则,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 这是她作为母亲的远见,更是自己的一种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