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一男孩,患有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上一年级时已经11岁了,老师嘱咐

如梦菲记 2025-04-02 14:33:28

2016年,江西一男孩,患有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上一年级时已经11岁了,老师嘱咐一7岁男孩:"以后他就是你的同桌了,你要多照顾他一下!"没想到,这一照顾就是整整6年,毕业时,同桌一句话,让所有人感动不已!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6年,江西一小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男孩,他11岁,却刚刚踏入一年级的大门,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他,从出生起便被亲生父母抛弃,在福利院度过了幼年时光。   5岁那年,一位好心的养父将他带回家,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归宿,他的爷爷更是视他如珍宝,用两年的时间教会他自己吃饭,又花了四年教会他洗澡,还为他取名“李奇健”,寄托了“大力出奇迹,健康成长”的美好期望。   然而李奇健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和视力低下,让他与同龄人相比显得格外不同,11岁时,爷爷希望他能多接触外界,多学一点东西,便将他送进了学校。   开学那天,老师牵着李奇健走进教室,将他安排在一个7岁男孩的旁边,这个男孩名叫吴亚军,小小的个子,脸上带着稚嫩的笑容,老师轻声对吴亚军说:“以后他就是你的同桌了,你要多照顾他一下!”吴亚军认真地点了点头,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句话,竟成了他六年时光里最坚定的承诺。   对于李奇健来说,学校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听不懂上课铃的含义,常常在操场上茫然徘徊;他找不到厕所,甚至分不清男女标识;吃饭时,他会被人群挤得不知所措。   面对这样的同桌,吴亚军没有退缩,他每天早早来到学校,在教室门口等着李奇健,一看到他,就跑过去拉住他的手,带他走进教室,把书包放好。   上课铃响了,如果李奇健还在外面,吴亚军会着急地去找他,拉着他回到座位上,中午吃饭时,他先帮李奇健找好位置,再去打两份饭,一盘一盘端过来,李奇健饭量大,吃得慢,吴亚军就坐在一旁静静地等着,直到他吃完,才一起离开食堂。   校园里,吴亚军的身影总是伴随着李奇健,他带他去厕所,教他认识路;放学时,他帮李奇健收拾书包,牵着他走出校门,亲手交给爷爷才放心离开。   有时,会有同学嘲笑李奇健,吴亚军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指着对方说:“你再欺负他,我就告诉老师!”小小的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同桌,六年里,这样的场景反复上演,从未改变。   刚开始,李奇健胆子很小,总是低着头,不敢与人交流,他不会说话,也听不懂太多指令,吴亚军却从不嫌麻烦,他用耐心和陪伴,一点点打开李奇健的心。   慢慢地,李奇健变了,他不再害怕人群,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完一节课;他学会了自己去厕所,也能和同学们一起玩简单的游戏,更重要的是,他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尤其是当吴亚军叫他名字时,那种纯真又依赖的笑,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   李奇健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他知道谁对他好,他会把自己喜欢的零食分给吴亚军,会在吴亚军擦黑板够不着时把他抱起来,他写字不多,但每次写自己和吴亚军的名字时,都格外认真,字迹工整得让人感动。   六年时光,他们从陌生变得熟悉,从熟悉变成了彼此的依靠,吴亚军的陪伴,不仅让李奇健适应了学校生活,也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温暖。   转眼到了六年级,毕业的日子近了,分别对李奇健来说或许没有太多概念,但对吴亚军而言,却充满了不舍,那天,老师问他:“以后会不会想李奇健?”   吴亚军低着头,声音有些哽咽地说:“我会一直记得他,也希望以后有人能继续照顾他。”简单的一句话,没有华丽的修饰,却饱含真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动容,这是一个7岁男孩在六年后的回答,也是他对同桌最真挚的祝福。   六年,从2016年到2022年,吴亚军用他的童年时光,陪伴了一个特殊的男孩,他从7岁到13岁,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少年,而李奇健也在他的帮助下,从一个畏缩的角落走向了阳光。   有人问吴亚军,照顾李奇健累不累,他只是腼腆地笑笑,说:“有那么一点累,但他是我朋友,帮一帮也没事。”这样的话,从一个孩子口中说出,既朴实又珍贵。   吴亚军的六年,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点滴中闪耀着人性最美的光芒,他用行动告诉大家,善良不需要理由,责任可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的坚持,不仅温暖了李奇健,也感染了身边的老师、同学,甚至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网友们为他点赞,称他为“中国好少年”,但他自己或许并不在意这些,他只是做了他觉得应该做的事,用一颗纯真的心,守护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都市现场——《只因老师的一句嘱托,男孩7岁起坚持照顾智力残疾同学5年,为吴亚军同学点赞!》

0 阅读:36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