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已有过3段感情的丁玲,再次爱上小她13岁的男演员陈明。不料,陈明为了

品古观今吖 2025-04-02 10:40:28

1938年,已有过3段感情的丁玲,再次爱上小她13岁的男演员陈明。不料,陈明为了摆脱丁玲,立马与年轻女演员闪婚。谁知,没过几年,他却又转头娶了38岁的丁玲。 1937年,丁玲在一次观看话剧时,被台上的男演员陈明深深吸引。他脸庞棱角分明,双眼深邃,一抬手,一转身,甚至一个眼神,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让她怦然心动。没想到,之后不久,两人因工作接触频繁,关系也日益亲近。 在认识陈明之前,丁玲有过三段感情。她先是遇见了深爱她的胡也频,紧接着又爱上了才华横溢的冯雪峰,三人之间特殊的恋爱关系,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这段备受争议的感情,以冯雪峰的退出而终止。 丁玲随即与胡也频结了婚,并生下一子。然而,事情来的太过突然。 1931年2月,胡也频牺牲,悲痛的丁玲,在无助之时遇见了冯达。冯达对她呵护有加,陪她度过了那段痛苦岁月。之后,他们很快结了婚。可世事难料,两人婚后不久,丁玲却遭遇冯达的背叛。 一天,一群人跟着冯达闯进家里,把丁玲抓走,冯达同时被捕。在狱中,冯达看着他们刚出生的女儿,对丁玲发誓,绝没背叛。可他眼神闪躲,丁玲便心知肚明,冷箭穿心。 3年后,丁玲获释,她带女儿离开了冯达,来到延安。之后不久,便认识了年轻帅气的陈明,心生好感。 丁玲比陈明大13岁,在她看来,爱情没有年龄界限,她将自己的温柔体贴都给了陈明。陈明胃不好,她会时刻提醒陈明多喝热水,少食生冷食物。 陈明眼里的丁玲不仅才情出众,性情豪爽,而且为人热情,给他一种倍感亲切的感觉。两人相见恨晚,关系越发亲密。相比于敢爱敢恨的丁玲,陈明反而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日,陈明和丁玲在饭馆吃饭,他看了眼丁玲,吞吞吐吐说:“主......任,你该找个终身伴侣了吧?”丁玲想都没想回道:“我们两个不行吗?”如此直白的话,陈明吓得一哆嗦,放下筷子就溜了。事后,他在日记里写道:“让这种关系,从此结束吧。” 当时,陈明的内心异常纠结。他既舍不得丁玲,又害怕世俗的眼光,还担心会给丁玲带负面影响。考虑再三,他做出一个决定。可之后,却令他后悔不已。 1940年秋,陈明与相识不久的女演员席萍闪婚。结婚时,他并没有通知丁玲,偷偷办了婚礼。婚后,他和妻子过着看似幸福的生活。 当丁玲无意间,得知陈明结婚的消息时,心若死灰。可她却没流泪,只是默默地坐在桌边,不知想什么,脑子一片空白。 然而,事情却让她也始料不及,她没想到,有一天陈明竟会主动找上门来。 原来,婚后不久,陈明觉得自己越发思念丁玲,总会时不时的打听她的近况,下意识地注意丁玲的一举一动。想要关心她,又不敢直白表达。他自知,这样的情感,骗得了外人,却骗不了自己的心,更骗不了与他同床共枕的妻子。慢慢地,妻子席萍觉察出了一丝端倪。 席萍内心郁结,满怀愁绪:“他人虽然娶了自己,心却不在自己身上,这日子怎么过?”然而,心结还没解开,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接踵而来:她怀孕了。 面对小生命的到来,席萍的内心十分矛盾。看着隆起的肚子,她既不想孩子一出生,父亲便不在身边。却又狠不下心,让陈明断了对丁玲的念想。终于,她憋不住,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落下。 陈明知道自己怎么做都是错,一面是婚姻家庭和未出世的孩子,一面是蚀骨相思和痴情等待他的人。痛苦不堪的陈明,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要挽回自己当年,由于冲动而犯的错误,他与妻子分了手。 1942年,38岁的丁玲嫁给了25岁的陈明。两人没有举办婚礼,只是牵着手,许下了一辈子的承诺。 这次婚姻,无人祝福,陈明还被流言蜚语重伤。丁玲安慰他说:“随他们说去,也就说上几年,还能说几十年?” 如此波折的爱情,让他们很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婚后生活过得更加甜蜜。 陈明任劳任怨,承担起家里的大小事务,还照顾丁玲的日常生活。 冬日,丁玲趴在桌上创作,双手冻得发僵,总会搓搓手,拿起笔写一会儿,再搓下手。陈明看到后,忙活了两三日,搭起了一个火炉。每日,都会捡来些枯木,将火炉烧旺,再帮丁玲泡一杯热茶,放在桌上,只为丁玲创作时不再挨冻,安心写作。 但谁也没想到,婚后顺心的日子没过多久,就再一次经历磨难。 1955年,丁玲去了北大荒,丁玲在这样的困境中,熬过了22个年头。这期间,陈明从未放弃丁玲,一边苦苦等待,一边照看着一双儿女。直到1979年,丁玲回到家里。 在丁玲大起大落的人生中,陈明一直相伴左右。44年的婚姻生活,两人携手走过了风风雨雨。 晚年时,丁玲常常深情地看着陈明说:“如果没有你,我一天都活不下去。”陈明会温柔地回她:“我娶你,也不曾后悔。” 丁玲和陈明向世人,证明了什么叫爱情。爱情面前,年龄不是问题,世俗偏见也不是阻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不轻言放弃,要相信真心相爱的人总会牵手。 我们的一生里,会遇到很多人,而正确的爱人,是那个让你动了心,也会用一生来安你心的人。

0 阅读:0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