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许昌胖东来,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服务员连说不用赔,只要没受伤就好。然而,爸爸坚持认为打碎东西就应该赔偿,并当场订购了25个水杯。网友纷纷点赞,认为爸爸教育得当,孩子也懂事,超市也展现了大格局。 订购25个同款水杯!在河南许昌胖东来超市,一位父亲的这个举动引起一阵轰动。 原来在3月30日,这位父亲正带着孩子购物。孩子不小心碰落了一个水杯,玻璃应声而碎。 闻声而来的胖东来工作人员,开口第一句话却出人意料,她俯身看向孩子:“没事吧?有没有扎到手?” 这句问候瞬间驱散了现场可能出现的紧张,直接将顾客,尤其是孩子的安危放在了首位。这也体现了胖东来一贯的服务理念:人比商品更重要。 这细微之处的关怀,恰是胖东来赢得顾客口碑的关键,也是其商业温情的自然流露。 按理说,超市表达了体谅,事情似乎可以就此翻篇。但这位父亲没有选择轻松离开。 他蹲下身,抓住这个意外带来的教育契机,认真告诉孩子:“打碎了东西就要赔偿,这是规矩。” 他没有因为超市方面的宽容而忽略规则本身。 超市一句“没扎着就行”是温暖的人情,展现了企业的格局与善意。这位父亲坚持按规则赔偿,则是另一种形式的担当。 他主动找到工作人员,下单购买了25个同款水杯。在用实际行动向孩子诠释:规则需要遵守,责任需要承担。 他知道教会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远比省下几个杯子的钱更为重要。这种在日常小事中进行的言传身教,其力量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道理。 这件事在网络上传开,引发了广泛讨论。胖东来的人性化处理方式固然值得称赞,它打破了纯粹的买卖关系,注入了宝贵的信任和关怀。 这位父亲的“较真”,则让人们看到了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规则意识的培养。这并非要求严苛,而是帮助孩子理解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明白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一个意外破碎的水杯,映照出商业伦理与家庭教育两个层面的积极互动。它提醒着我们,成熟的商业环境需要温度,健康的家庭成长需要原则。 这两者并不矛盾,反而可以在具体的社会场景中和谐共存,共同传递着积极的社会价值。 这一幕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关于人情与规则、关爱与责任的生动实践课。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新华社
“这个小男孩火了!”河南许昌,一男孩在超市打碎了一个杯子,父亲:“你打碎了人家杯
【51评论】【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