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岁的小红军为掩护队友,不幸滚落山下,晕了过去。不料,他恢复后,又遇到了马匪。对方竟然还要毙了他,小红军一听,就提出一个要求:“能不能用刀砍啊”没想到,马匪听后,不但没杀他,还给他留下几枚大洋。 这个小红军就是张金龙,父母早亡,12岁参加红军,进入后勤岗位。 一次,在跟随部队作战时,张金龙正在前方冲锋,谁知,忽然看到远处有声音传来,他想也没想,一个飞扑,将队友推到了。紧跟着就是几个前滚圈,躲开了敌人的射击范围。 不过,好运不是一直在的,他还是不幸大腿中枪。之后,又在行动中,战力不稳,眼前一黑,滚落山下,甚至磕破了头,就此晕了过去。 晕过去的时候,他还在想:“幸好,队友没事。” 等他醒来后,简单包扎完伤口,他赶紧顺着山坡爬上去找同伴,可哪里还有大部队的影子。 张金龙又累又饿,看着空无一人的四周,吓得哇哇大哭。他哭了一会,见也没人,于是深吸一口气,撞着胆子自言自语:“我可是红军,什么都不怕。” 这样想着,果然胆子大了些。他用手抹掉眼泪,找了根树枝,拄着一瘸一拐向前走,想追上红军的队伍。 谁料,走了好一会,还是没找着红军,张金龙却因伤势过重,两眼一黑,再次晕了过去。 此人,一个老猎人上山打猎时看到他,吓了一跳,等看清他的面容,一瞧还是个孩子,立刻起了恻隐之心,将他救回了家。 妻子一瞧,赶忙去厨房弄了温水,给张金龙处理伤口,同时,找干净的棉布,给他包扎伤口。 老猎人这边在山上找了一些草药,回来了忙活煮了好久。等煎好药,他憨厚道:”快,给这个娃子喝下去,不然,就得起高烧了。” 妻子立刻半抱着张金龙,她和老猎人配合着,喂了进去。 看着张金龙嘴角都干的起皮,妻子找到干净的棉花,用小棒穿起来,给他一直湿润嘴角。 如此细心的照顾,张金龙苏醒后很是感激,随着伤势的好转,他也经常帮猎人夫妇做事。 猎人夫妇结婚后一直没孩子,看张金龙还是个娃娃,就想让他留下来,给他们当儿子。 他们以为张金龙一定会同意的,他还这么小,留下来,起码不愁吃穿,而且他们也不会亏待他。 不想,张金龙竟直接拒绝,他看看老两口,深鞠一躬道:“谢谢大叔婶娘。,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我要去打日军,您放心,等战争结束,我一定回来看你们。” 猎人夫妇看张金龙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志向,感动之余,也不再勉强,只是叮嘱道:“那你好好养伤,等彻底恢复了,再出发。” 这天,猎人在外打猎,老远就看到一伙人浩浩荡荡往村里去,竟是马家军。 马家军曾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村民见了都躲着走,唯恐被马家军抓走,再也回不来。 他们好端端的来这干嘛?老猎人疑惑,忽然,他猛拍大腿跳了起来:坏了,一定是来抓红军的。 想到这,他赶紧抄小路回家,和妻子一块将张金龙的东西藏起来。 这边刚藏好,只听“嘭”地一声,家门被踹开了。马家军啥也不说,进门就搜,看来是有备而来。 没多久,他们竟然从柜子里翻出一顶红军帽子。一个小头目拿着帽子,对着3人怒喝:“红军在哪里,快说,不说,就将你们3人都当成红军收拾了!” 猎人大惊,他没想到刚藏东西时,竟把柜子里的军帽给忘了,这下完了。 正在这时,张金龙一挺胸膛,站了出来,大声说:“我就是红军,有什么冲我来。” “呦呵,还挺厉害,抓的就是你!”小头目冷笑一声,一鞭子抽过去,张金龙没注意,一下子摔在地上。 他瞪大眼睛怒视小头目:“我们红军打日军,保护百姓,你凭什么抓我?” “凭你,凭你……”小头目无言以对,继而发怒道:“就凭你是红军,拉下去处理了。” 张金龙一看,立刻梗着脖子朝小头目喊:“能不能不用枪,用刀把我砍死。” 小头目奇怪问:“为什么?用枪一下就结束了,用刀多疼,还可能得砍好几刀。” “这样能省一发子弹,你们可以用这发子弹打日军。”张金龙语气坚定地解释。 小头目听后沉默了好久,他没想到张金龙还只是个孩子,竟有如此的勇气。 他的脸一阵青一阵白,觉得自己还不如一个孩子。想到这,他大手一挥,让手下将张金龙送回猎户家,还给他留了几块大洋。 张金龙等伤好后,打听到红军的位置,和大部队汇合,继续工作。 《烈士诗抄》中有这样一句话:“热的心会把冰雪溶消。” 张金龙虽然年纪小,但他始终谨记自己的使命。危急关头,他首先想到的是节省子弹打日军,而非自己的生命。 正是他的热血,感动了小头目冰冷的心,这才使得他保全性命,继续抗战。 他为了山河无恙,奋不顾身,砥砺前行,为小英雄张金龙点赞。
抗战中,八路军营长让战士们反冲锋,不料冲到半山,营长却让他们赶紧把日军尸体背上山
【4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