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特工袁殊向日本驻沪领事汇报时,用眼角余光瞄了一眼桌子,发现一张纸上写

江樵品史 2025-04-01 15:47:51

1939年,特工袁殊向日本驻沪领事汇报时,用眼角余光瞄了一眼桌子,发现一张纸上写着一行字。没想到,那张纸,竟是英美勾结日本的证据。 袁殊,是我党拥有日本、中统、军统和青帮5重身份的特工人员。 他受同盟会父亲的影响,从小立志报效国家。 1931年,因顾顺章叛变,上海的地下组织被破坏,袁殊接受党的任务潜伏下来,从此,成为一名潜伏在敌人心脏的特工。 他利用父亲的关系,认识了中统的吴醒亚,通过吴醒亚的关系,认识日本驻沪副领事岩井英一。 岩井对留学日本,精通日语的袁殊非常感兴趣,不仅送袁殊去日本再留学,还发展他为单线情报员。 一次,袁殊把军统的一份过期情报,提供给岩井,岩井如获至宝,拿去邀功,竟帮助岩井从副领事晋升为领事。从此,岩井对袁殊的能力深信不疑。 1939年,岩井想让袁殊加入他的情报组织——岩井公馆,要求袁殊在报纸上发文宣传东亚共荣圈,死心塌地做二鬼子。 袁殊为了打入日军情报组织,不得已,按照岩井的要求,在报纸上发文宣传东亚共荣圈。 不久,岩井安排袁殊担任岩井公馆的一个头目,袁殊时不时提供一些过期的情报给岩井,进一步获得岩井的信任。 此后,岩井还将岩井公馆的运作,交给袁殊负责,袁殊趁机安插一部分党员,潜伏在岩井公馆刺探情报。 1939年底,袁殊照例来到岩井公馆寓所工作,就在袁殊向岩井汇报时,他用眼睛余光,瞄到桌上放着1张纸,纸上写着《有田--克莱琪协定》。 《有田--克莱琪协定》是英美两国为了日本,出卖中国利益,由英、日两国大使签订的秘密协定。 袁殊早就听有关英美和日本勾结的传闻,一直没有真凭实据,正好今天在岩井这里遇上,他欣喜若狂,不动声色。 碰巧,岩井接到1个紧急电话,急着外出,袁殊帮岩井提起公文包,顺手帮着关门,但他没有锁死办公室。 袁殊送岩井上车后,他从车尾箱拿出2盒檀木装的红酒,提着红酒重新走进岩井的寓所。 寓所日本管家看见他回来,很奇怪,袁殊赶紧送上一盒红酒给管家,管家接过一掂量,打开一看,除了红酒还有几条“黄鱼”。 袁殊提出要到岩井的办公室拿回公文包,并将一盒红酒送给岩井,管家顾着观赏袁殊送来的“黄鱼”,要袁殊自己去拿。 袁殊快步走上2楼,四周看看没有人,悄悄地推门,闪进了岩井办公室。 他打开红酒盒子,从里面拿出一台微型照相机,带上手套,走到岩井办公桌前,寻找《有田--克莱琪协定》,迅速用照相机将协定拍下来,放回原位。 正要离开时,他发现房间的墙壁上帷幕拉上,这原来是一幅华东地图,他没有拉开帷幕,他先用手掌比划着帷幕的尺寸,记住帷幕放下的状态,轻轻拉起一边的帷幕,顿时深吸一口气。 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华东各地区的兵力分布,还有日军进攻时间。他迅速拿相机拍下,拉回帷幕,仔细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就这时,他隐约听到上楼轻微的脚步声,迅速拿起相机放在大衣口袋,提起那盒红酒,打开门缝,侧身出去,轻轻锁上门,站在门口。 原来,日本管家看见袁殊这么久没有下来,顿时起了疑心,他举着一支巴掌大的枪,拿起钥匙,上楼查看,当他看见袁殊站在岩井办公室门口,故意叫到:“你怎么不喊我开门。” 袁殊笑了笑回答道:“我想您应该会上楼开门,我就等您就好了。” 日本管家认真看了看,没有发现异常,开门让袁殊进去,袁殊大方地将酒放在岩井办公桌上,拿起放在沙发上的公文包和管家离开。 袁殊得到情报后,迅速转给上级,为我党揭露英美出卖中国利益,提供有力的证据,和日军对华东地区的进攻情报。 不久后,袁殊更是收集到一条,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利的情报。 1941年初,袁殊因工作表现突出,被选为日伪代表访问日本,日本外务大臣野吉春三郎和袁殊聊天时,无意透露日本还记得诺门坎战役失败教训。 诺门坎战役是日本被苏蒙联合军队打败的战役。 敏感的袁殊马上意识到日军的动向,应该是南下进攻而不是北上。 回国后,袁殊将消息传回延安,后传到苏联,苏联做出调回几十万远东驻军回欧洲,参加反抗德国法西斯战争的决定。 由于袁殊的情报准确,后来,苏联方面来电表扬。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袁殊假装好意帮岩井处理岩井公馆收刮的财产,袁殊带着变卖的财产和潜伏在岩井公馆的同志,一起回到解放区,为了保护他,组织上要求他改名,从此,袁殊改名为曾达斋。 袁殊被誉为“东方的佐格尔”,他前半生顶着5重间谍的身份,游走各方势力,顶着二鬼子的骂名为党传递情报,他的行为不被家人和外人理解。 而他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使命,为实现报效国家的理想,默默奋斗在隐蔽战线,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他用一生,来诠释报效国家行为,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0 阅读:9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3

用户10xxx13

5
2025-04-02 06:23

好厉害!👍👍👍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