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宇文廙墓志,为何祖籍从内蒙改到洛阳?

坚持走路 2025-04-01 15:39:51
【北周河州刺史宇文廙墓志】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 宇文家族本北方草原部落后裔,北魏孝文帝定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迁洛之民改汉姓,改籍贯为河南洛阳。 宇文廙(yi)(550-568年),字乾宜,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鲜卑族。北周宗室大臣,周文帝宇文泰从孙,尚书令宇文导第三子。 宇文廙为北周皇族嫡亲,拜河州刺史,因病而亡,年方十九。 根据北周皇族世系,宇文廙、广是北周高祖宇文泰长兄宇文颢之孙。宇文颢在和卫可孤的战斗中,为救德皇帝宇文肱而捐躯。死后追封邵国公。颢有三子:宇文什肥、宇文导和宇文护。 宇文什肥为齐神武所害,保定初,追赠大将军、小冢宰,袭爵邵国公。 宇文导为廙、广之父,屡立战功,少年时即有豪侠之气,为太祖宇文泰所垂爱。时常跟随太祖宇文泰南征北战。魏文帝三年,太祖宇文泰东征,宇文导拜领军将军、大都督,激战齐神武,大破之,因功进位仪同三司。 宇文导还平定了赵青雀、于伏德、慕容思庆等人的叛乱,因功进爵章武郡公。宇文导一生征战南北,是北周建国的重要功臣之一。 宇文廙、广之叔父宇文护,也是北周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是宇文氏政权由西魏过渡到北周至关重要的一环。 宇文颢战死后,十二岁的宇文护,跟随宇文泰东征西讨,在与东魏的交战中屡建战功,后太祖西巡至牵屯山遇疾,将大权托孤于护。 宇文护辅佐三帝,权倾朝野,建德元年被宇文邕所杀。通过史志互证,可知宇文庭、宇文广均为北周皇族后裔,身世极为显赫。 墓志记述宇文庭籍贯为河南洛阳人也。然而宇文家族本出武川,武川在商周时属鬼方,春秋时属猃狁,三国两晋时隶属鲜卑族拓拔氏。可知宇文庭家族为正统胡人。 然墓志中不提宇文的祖籍武川,而称河南洛阳。究其缘由,北周高祖宇文泰是承六镇鲜卑化集团,反对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之所以能够在北魏和高欢的角逐中胜 出,其原因是宇文泰通过建立府兵制、广幕关陇豪佑加入军旅集团以及改易府兵将领的郡望与姓氏做到的。 北周高祖宇文泰更改府兵将士的郡望与姓氏,目的是让汉人与鲜卑人混而为一,组成一支籍贯隶属于关中的职业军人及民族为胡人、组织为部落式的强大军队,以与东魏、梁朝争夺天下。这一举措连同府兵制度的建立,以及广幕关陇人士加人军镇集团等策略,使得北周在和东魏与梁的斗争中脱颖 而出。 墓志对于宇文籍贯的交代,正好可以和北周建国前期种种政治行为相暗合。 (文字来源于网络) 龙门博物馆

0 阅读:1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