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精”到“冷脸姐”:祝绪丹的《浪姐6》困局,资本强捧还是观众太苛刻? 《浪姐6》开播至今,争议最大的姐姐非祝绪丹莫属。这位被贴上“皇族”标签的33岁女演员,从初舞台到日常互动,几乎每一步都踩在了观众的雷点上。网友辣评:“想红写在脸上,翻车写在热搜上。”从“嘟嘴卖萌”到“冷脸收礼”,她的口碑为何一路滑坡?是资本强捧的代价,还是观众对“皇族”的天然敌意? “皇族”标签:镜头多到离谱,实力却撑不住野心 节目一开播,祝绪丹的镜头量就引发质疑。首期节目中,她几乎成了王珞丹的“人形挂件”,从黏人撒娇到当众坐大腿,被王珞丹调侃“脸都不要了”。尽管她的初舞台《寄明月》因国风造型和道具扇子被赞“仙气飘飘”,但破音、大白嗓的唱功和排练时因海风崩溃大哭的片段,反而让观众质疑:“SuperA评级是凭实力还是凭剧本?” 更讽刺的是,节目组为她剪辑的“努力人设”反而坐实了“强捧”嫌疑——毕竟其他姐姐克服困难时默默咬牙,她却哭得全网皆知。 用力过猛:从“虞书欣2.0”到“反向出圈” 祝绪丹显然深谙综艺流量密码:撒娇、嗲音、捆绑CP。她模仿虞书欣的“作精”路线,却因分寸感全无翻车。比如强行扒走吴宣仪的翅膀道具,被倪虹洁当场呵斥“颜色不搭,快还回去”;直播时对着侯佩岑狂蹭周杰伦热度,被嘲“硬凹人设”。就连“提供情绪价值”的社交技能,也因过于浮夸变成“谁红贴谁”——从王珞丹到李晟,镜头里永远在“贴贴”,被网友戏称“人体挂件”。观众直言:“想红可以,但别把野心演成闹剧。” 线下“冷脸”争议:资本与观众的对决 节目外,祝绪丹的困境更加尴尬。因节目中被骂“做作”,她线下收粉丝礼物时全程冷脸、毫无笑容,又被吐槽“用鼻孔看人”。这种两极反应恰恰暴露了“皇族困境”——当资本强推的艺人实力不足时,任何行为都会被放大解读:热情是“装”,冷淡是“傲”,连呼吸都是错的。而《浪姐6》的评分体系(演员占SuperA多数)和剪辑偏向,更让观众认定“资本在保她”。正如网友调侃:“芒果台捧人的嘴脸,比海风还狂野。” 强捧遭天谴,观众只认“真本事” 祝绪丹的遭遇,是娱乐圈“资本造星”模式的缩影。节目组想复制“黑红也是红”的套路,却低估了观众对“德不配位”的容忍度。浪姐舞台历来信奉“实力即正义”,从王心凌翻红到美依礼芽爆火,靠的都是业务能力。而祝绪丹若想逆转口碑,要么用舞台证明自己,要么接受“皇族”的代价——毕竟,观众或许会原谅“真性情”,但绝不会为“硬捧”买单。
从“作精”到“冷脸姐”:祝绪丹的《浪姐6》困局,资本强捧还是观众太苛刻? 《浪姐
云端漫步的旧梦师
2025-04-01 00:13:52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