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琏尚未出阁时,她端庄淑女的美名便已流传在外,到了待嫁的年纪,更是被宋徽宗亲自指

菖蒲繁花居 2025-03-31 18:47:54

朱琏尚未出阁时,她端庄淑女的美名便已流传在外,到了待嫁的年纪,更是被宋徽宗亲自指给了自己的儿子——太子赵桓。 朱琏生在北宋末年,家里可是汴京城里有头有脸的朱氏家族。她爹朱伯材在朝中当大官,家里房子盖得气派,朱红大门一开,里面雕花木梁一眼就能看出家底厚实。朱琏从小就泡在这样的环境里,家里常来些读书人,她听着他们聊诗聊史,慢慢地就学会了不少东西。娘亲教她做针线活,爹爹还专门请了先生教她写字读书,她的字写得清秀,举手投足间全是大家闺秀的派头。家里使唤的人不少,可她从不摆架子,闲下来还帮着收拾书桌上的笔墨,性子温和得让人挑不出毛病。 长大些后,朱琏的名声越传越远。每年春天,汴京城里办花朝节,她跟着家人坐船赏花,穿一身素色裙子,手里拿把小扇子,站在船头看两岸风景,路边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她几眼。她不光模样好,脑子也灵光。有回家里请客吃饭,仆人不小心把酒壶摔地上,酒洒了一片,场面挺尴尬。她不急不躁,拿块布就去擦桌子,还顺嘴说了句俏皮话,把大家都逗乐了。这种聪明劲儿加上温柔性子,让她在家族里特别受宠,也让她后来的命运有了起头。 到了该嫁人的年纪,朱琏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宫里。宋徽宗有天听大臣提起她,说这姑娘模样好品行也好,就动了心思。他让人查了朱家的底细,见家世没啥问题,就拍板把她许给了太子赵桓。这事儿传出去,朱家上下乐开了花,街坊邻居也跟着凑热闹,说这是天大的喜事。那天早上,宫里大门一开,红绸子挂满屋檐,鼓乐声响得震天,朱琏坐着花轿进了宫。她穿着嫁衣,头上戴着凤冠,走下轿子时脚步稳稳当当,宫里的人都盯着她看。她和赵桓站在大殿上拜了礼,鞭炮响个不停,底下的大臣们齐刷刷喊着贺词。 婚后,朱琏当起了太子妃,日子过得有条有理。每天天刚亮,她就起来盯着厨房准备早饭,食材挑得仔细,连汤的火候她都要亲自瞧一眼。赵桓忙着处理公务,她就在旁边铺纸磨墨,陪着他熬夜。没多久,她生了个儿子,府里挂满了红灯笼,宋徽宗高兴得不得了,特意送来金锁和绸缎赏她。她管家管得细致,连府里的粮食账本都亲自翻看,生怕出半点差错。那会儿,谁也没想到外头已经不太平,金兵的影子正一步步靠近汴京。 金兵打过来时,宋徽宗退了位,赵桓当了皇帝,就是宋钦宗,朱琏自然就成了皇后。战事越来越糟,城外烟尘滚滚,她站在宫里远远看着,手攥得紧紧的。国库里东西不多了,她带着人去清点粮食布匹,能分的都分给将士家里。晚上,她跟宫女一块儿缝衣服,手被针扎破了也不歇,桌上堆满了裁好的布头。金兵越逼越近,她还让人把粮食送去前线,自己站在风口盯着搬运,衣服都被吹得鼓起来。可惜,北宋的军队挡不住,金兵破了城,宫里乱成一团,她跟皇帝一块儿被抓了。 被押走的时候,路上风沙满天,她跟宋徽宗、宋钦宗挤在一辆破车上,车轱辘吱吱响,颠得人骨头疼。饿得不行时,她就下车挖点野菜,手被刺划出血也不吭声。有天,金兵把她从队伍里拉走,她回来时衣服破了,脸上全是泥,宋钦宗远远看着,嘴动了动没说话。到了金国,他们被赶到一块空地,周围全是拿刀的兵。金人让他们下跪行礼,绳子套在脖子上,她被拽到前头,双膝沾了泥。她站起身,从腰上解下布带,双手一勒,血顺着布流下来,染红了地。宋钦宗赶过去时,她已经倒下了,风吹得呼呼响,金人后来封她个“贞节夫人”的名号,可人已经没了。

0 阅读:32
菖蒲繁花居

菖蒲繁花居

给你想看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