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杀人诛心啊!中微创始人尹志尧教授在2024年总结会上表示:他在美国研究了40

小斌斌说科技 2025-03-31 17:32:43

真是杀人诛心啊!中微创始人尹志尧教授在2024年总结会上表示:他在美国研究了40年的刻蚀机,从来没想过能达到这么高的精准度!

0.02纳米是什么概念?这个数字比硅原子直径还要小12.5倍,相当于把一根头发丝切成500万段。

要知道,当年尹教授在美国主导研发的刻蚀机,精度还停留在微米级。那时候谁能想到,中国企业能在短短二十年间,把精度推进到原子级别的零头?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刻蚀机就像芯片制造的雕刻刀,精度决定了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以前咱们总说卡脖子,但真正卡住脖子的不是设备本身,而是背后的技术壁垒。

中微这次突破的关键,在于独创的双反应台设计和气体控制技术,两个反应台轮流工作,刻蚀速度差异控制在0.09%以内,这就好比让两个顶级厨师同时颠勺,炒出来的菜连盐粒都分毫不差。

尹志尧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逆袭剧本,从英特尔到应用材料,这位硅谷最强大脑在国际巨头里摸爬滚打二十年,带出的团队主导了全球半数以上刻蚀机的研发。

可当他带着30多人的团队回国创业时,迎接他们的不是鲜花掌声,而是美国公司的专利围剿,那些年,应用材料发起的诉讼一波接一波,妄图用技术封锁掐死这个襁褓中的企业。

但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中微的工程师们憋着一股劲,硬是在2015年推出了首台国产5纳米刻蚀机,直接打破国际垄断。

这还不算完,他们接着搞出双反应台设计,把设备占地面积缩小一半,产出效率提升30%,现在全球出货超5000台的数据背后,是台积电、三星这些国际大厂用真金白银投下的信任票。

最解气的是,当某些国家还在搞技术禁运时,中微的设备已经在海外先进生产线实现全年12万片晶圆的稳定运行。

那些曾经嘲笑中国造不出高端设备的声音,现在怕是要被打脸了,尹教授说的100%自主供应,不仅是对技术封锁的有力反击,更是给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吃下的定心丸。

不过咱们也得清醒认识到,半导体产业是个系统性工程,刻蚀机突破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材料、光刻机等领域还有很多硬仗要打。

但至少现在,我们有了敢跟国际巨头掰手腕的底气,下次再有人说中国只能搞低端制造,不妨让他看看中微的0.02纳米刻蚀精度——这才是新时代的中国精度!

0 阅读:1242

评论列表

zou157

zou157

19
2025-03-31 18:51

已经80岁了[点赞]

猴猴

猴猴

4
2025-04-01 12:56

比什么什么小12.5倍,不止多少次看到这种表述,这就是当代编辑的文学功底?

一叶轻舟

一叶轻舟

1
2025-04-02 08:58

主流数据‌ 多数来源提到硅原子直径为 ‌0.112nm‌ ~‌0.12nm‌。此数据发布于2024年,时效性较高,且内容与半导体工艺讨论直接相关。 另一篇文章明确提到硅原子直径约为 ‌0.117nm‌,与上述范围接近。 蚀刻精度0.02nm,比硅原子直径小5.6~6倍。

小斌斌说科技

小斌斌说科技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