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个15岁新兵擦大炮,埋头看瞄准镜,谁料突然瞅见,敌人阵地上出现一奇

如梦菲记 2025-03-31 14:33:01

1951年,一个15岁新兵擦大炮,埋头看瞄准镜,谁料突然瞅见,敌人阵地上出现一奇怪绿影,他一跺脚:瞄准,打! 只听“砰砰砰”,没想到就是这个决定却立下了大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1年,朝鲜战场硝烟弥漫,一个15岁的新兵张典文初次踏入这片充满战火的土地,他出生在湖南临湘县的一个小山村,年纪轻轻便怀揣报国之心,瞒着家人偷偷参军。   入伍时,他不过是个瘦弱的少年,因年龄太小,部队不敢让他直接上阵,只能安排他干些擦拭大炮的活计,每天,他抱着抹布,围着冰冷的炮筒忙碌,擦得炮身锃亮,却总觉得离心中的战场梦差了十万八千里。   战友们在前线拼杀,他却只能在后方听炮声回荡,心里憋着一股劲,想着什么时候能亲手轰一炮,痛快地杀敌立功。   这一天,张典文像往常一样擦着大炮,手上的抹布来回摩擦,脑子里却没闲着,他有个习惯,擦完炮身,总爱凑到瞄准镜前瞧瞧对面的动静。   美军阵地就在不远处,那片山头被炮火洗得满目疮痍,焦黑的土地上偶尔露出些残破的痕迹,他盯着看久了,连草丛里多几根草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可就在这天,他突然愣住了——对面山坡上多了一抹奇怪的绿影,像是个帐篷,昨天还不存在,今天却突兀地立在那里。   他眯起眼细看,帐篷边似乎还有人影晃动,鬼鬼祟祟的,像在藏什么东西,凭着直觉,他觉得这事不对劲,肯定有猫腻。   张典文的心跳加快,手里的抹布不知不觉攥紧了,他在炮兵连待了几个月,虽然没正式开过炮,但班长闲时教过他怎么瞄准、装弹、发射,那些步骤他早烂熟于心。   眼前的绿影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他越想越觉得这是个机会——要是真有什么重要目标,自己一炮打过去,不就立功了?   热血冲上脑门,他顾不上部队纪律,也没想过擅自开炮会有什么后果,只觉得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他一跺脚,做了决定:瞄准,打!   他迅速从旁边的弹药箱里抓出一发炮弹,手脚麻利地塞进炮膛,调整好角度,对准那片绿影,深吸一口气,他拉下炮栓,只听“砰”的一声巨响,炮弹呼啸而出,直奔对面山头。   紧接着又是“砰砰”几声,爆炸的火光在远处腾起,山坡上烟尘滚滚,像是炸开了锅,张典文站在炮旁,耳朵被震得嗡嗡作响,看着对面火光连天,心里既兴奋又紧张,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打中了什么,只觉得这一炮轰得痛快。   炮声惊动了整个连队,班长第一个冲出来,嘴里喊着:“谁开的炮?没命令就敢乱来?”一看是张典文站在炮旁,班长气得脸都白了,指着他骂道:“你小子不要命了?知不知道这样会暴露位置?”   张典文低着头,心里也开始发虚,他光顾着打得爽,没想过这一炮可能会把连队的埋伏点暴露给敌人,班长正要下令把他押走,营部的电话却打了过来。   电话那头传来团部的消息:张典文这一炮歪打正着,竟直接炸了美军一个隐蔽的军火库,里面的弹药被引爆,整个山头都被掀了个底朝天,这一仗,敌人的火力瞬间哑了大半,为前线争取了宝贵的机会。   连长听完电话,气得直拍大腿,转头却又笑了:“你这小子,胆子比天大,命也够硬!”团部下令给张典文记二等功,表彰他果断出手的功劳,可功是功,过是过,部队纪律不容违反。   擅自开炮的处罚还是落了下来,他被关了半个月禁闭,禁闭室里,张典文坐在角落,望着窄小的窗口发呆。   他开始明白,战场不是逞英雄的地方,一时冲动可能毁了全连的计划,这次是运气好,可下次呢?他暗下决心,以后绝不再莽撞行事。   禁闭期满,张典文回到连队,肩上多了一份沉稳,他还是那个擦炮的新兵,却不再是只想着杀敌立功的毛头小子,1951年的那一炮,像一团烈火,烧掉了他的稚嫩,也点燃了他的军旅之路。   后来在朝鲜战场上,他凭着扎实的技术和冷静的头脑,多次在关键时刻压制敌火,立下更多战功。   每当战友提起他15岁那年的壮举,他只是笑笑,说:“那时候不懂事,差点闯大祸。”可谁都知道,正是那不懂事的勇气,炸出了一片太平的希望。   多年以后,回想那段岁月,张典文的名字成了志愿军中的一段传奇,1951年,那个擦大炮的少年,用一双锐利的眼睛和一颗无畏的心,在炮火中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篇章。   他没读过多少书,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敌人不能过三八线,祖国不能受威胁,那一炮,不仅仅是炸毁了一个军火库,更是用热血和胆识,为后来的太平日子铺了路,历史不会忘记,那个15岁的擦炮手,曾在瞄准镜里瞅见绿影,一跺脚,扭转了战局。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岳阳发布 2024-6-02《记“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张典文》

0 阅读:11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