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年,于谦被砍头后,锦衣卫去抄家时竟一无所获!正在灰心丧气之际,忽然发现一间小屋门锁紧闭,众人踹开门蜂拥而入,谁知下一秒,空气都凝滞了,随即所有人齐刷刷地退了出去! “于谦谋反,其罪当斩。”正午时分,一道喝声传来,一柄巨斧落下,一条鲜活而又忠诚的生命就此落下帷幕。于谦的身躯在百姓们的面前被腰斩,刺眼的红色充斥在整片天空。 百姓的哭声不绝于耳,斩杀忠良的消息很快传遍天下。而于谦家人痛哭流涕,他们不懂为什么如此忠诚的对待皇上,还是落得一个腰斩的下场。 朱祁镇派出大将李忠前去抄家,他们认为,于谦对这个罪名一点都不反驳,说明家里一定有不少金银财宝。锦衣卫们也是各怀鬼胎,觉得抄家自己顺手拿一点也没人知道。 一行人大摇大摆地来到于谦的家门口,一队人已经累的汗流浃背了。但是一想到能有一些金银财宝进自己的口袋,就把一切抛之脑后了。 李忠一脚踹开于谦家的大门,发现目入眼帘的只有普普通通的装饰,丝毫没有贵重的装饰品,甚至用的和百姓家的一模一样。李忠傻眼了,认为于谦一个一品大官员,不可能没有财宝。 于是将所有人派出去,一个个房间搜,搞得鸡飞狗跳的。 但是搜了一圈下来,什么都没有。李忠觉得很恼火,为什么一个叛国的一品官员没有私藏财宝呢?但是他又发现了一个暗门,通往一个小房间 李忠心想,金银财宝肯定都放这个小房间里,于是派出壮汉撞破暗门。撞开后,一行人涌了进去。但愣了一会儿后又退了出来,发出了重重的叹息。 为什么会这样?原来这个小房间里根本没有人们所想的金山银山,而是皇上赐的蟒袍和尚方宝剑,整整齐齐地保存着。对于当朝官员来说,御赐蟒袍和尚方宝剑是无上的荣耀。 众人见到之后,屏气凝神,对于谦的精神表示赞叹,这是对百姓有恩,对国家有功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这样的人,他们亵渎不起。 李忠一下子就明白了,带着所有锦衣卫退了出去。并将门锁好,离开了于谦的家。 自此以后,朱祁镇残害忠良的恶名传了出去。 而深坐皇宫中的太上皇后叹息于谦的死去,绝食三天以示惋惜。 于谦之案也成了大明的冤案之一。 那么,如此清正廉洁,受百姓爱戴,就连太上皇后都要为之动容的忠良,就要被皇上以叛国之罪的名号给处死呢?而于谦是否真的叛国呢? 1457年,皇帝朱祁钰病重在身,但仍然不愿意放弃皇位。于是,由将军石亨,徐有贞以及造反的太监曹吉祥组成了一个阴谋团伙。 他们设计将太上皇朱祁镇带了出来,登上了皇位。而这时的朱祁钰病重在身,完全无法抗争,只能看着朱祁镇复位。 而朱祁镇复位之后,磨刀霍霍对准了于谦。为什么呢?因为徐有贞在土木堡之变的时候被于谦破口大骂,于是便记恨上了于谦。 这时候他成为了皇帝的功臣,权利巨大,内心阴暗的他肯定想要复仇。但是于谦为官廉洁,还是救国之功臣,完全没法下手。只能先将他五花大绑丢进牢里 徐有贞拖了很久都没有将于谦定罪,徐有贞实在忍受不了了,向朱祁镇进言:“不杀于谦,此举无名。” 于是于谦便被判了死刑,但是总该有个罪名。徐有贞向外界编造了于谦“意图谋反”的这一顶大帽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于谦知道自己已经必死,只是可惜当今的皇上已经听不进去忠言,23日,于谦在百姓们的目光中被腰斩。 直到很多年以后,于谦的冤案才被人平了,但是都为时已晚。于谦的家人已经被迫害的不成样子,而对于于夫人和于谦的母亲来说,这个清白,来的太晚了。 于谦的一生就像他的那一句诗一般:“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的一生,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兢兢业业;在所有人都在巴结大官员时,他反而两袖清风。 他是国家的功臣,百姓眼里的清官,却被当朝小人和老眼昏花的皇帝陷害。 也许,在于谦上法场前,想的还是百姓,国家,还有自己的家人。他的一生,值得所有人去尊敬,坦坦荡荡,无需向他人证明他的清白。
1457年,于谦被砍头后,锦衣卫去抄家时竟一无所获!正在灰心丧气之际,忽然发现一
鉴史忆往呀
2025-03-31 14:17:13
0
阅读: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