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鸿昌牺牲后,妻子胡红霞卖掉房子赎回遗体,谁知却发现衣服口袋里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了两句话,让胡红霞感到意外,这两句话是:“第一,不要告诉我妻子,第二,不要厚殓!” 看到这句话妻子顿时泪如雨下...... 吉鸿昌出生于河南,那是个艰苦的年代,很多百姓都吃不上饭,更不关心国家大事。吉鸿昌心里却有一个英雄梦,他想参军入伍、建功立业。 而事实也的确如他所愿,17岁那年,吉鸿昌成功入伍,年纪轻轻就得到了冯玉祥的喜欢,之后更是一路从无名小卒升迁为旅长。 也正是在这年,吉鸿昌结识了自己后来的爱妻胡红霞。此时的她还是师范学院的学生,两人在革命上高度共鸣,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吉鸿昌对于革命的态度与中共不谋而合,他主张团结民众一致对外,但蒋介石却主张攘外必先安内。 政见不合的二人很快就产生了矛盾,为了不让吉鸿昌干扰自己“剿共”的“大业”,蒋介石于1931年找借口将吉鸿昌外派出国,殊不知也是因为他的这个举动,彻底将吉鸿昌推向了中共的阵营。 1932年,吉鸿昌和妻子秘密回国。两人回国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联系上我党,并秘密成为共产党中的一员。 为了能和组织保持联系,吉鸿昌自费在天津购置了一栋小楼。这栋小楼明面上只是夫妻二人的家,实际上却是中共的联络站。 吉鸿昌秘密回国已是不易,但为了支持党的抗战事业,吉鸿昌夫妇甚至不惜变卖自己在南京等地的家产,自掏腰包组织武装力量在全国各地开战抗日救亡活动。 1933年7月,吉鸿昌在多伦一带与日寇浴血奋战五天五夜,终于收复了沦落至日寇手中的城池。 这一战对中共的抗日事来说可不是小事,因为这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成功战胜日寇并收复的第一块失地。 多伦之战期间,吉鸿昌在前线作战,在后方的胡红霞也没有闲着。她忙着变卖两人的财产,四处奔走联系军火。 这批军火要送到前线可不容易,为了让前线的战士和丈夫安心,她不知道疏通了多少关系才将这批物资完好送到他们手上。 民众听说了夫妻俩自掏腰包抗战的消息后都深受鼓舞,纷纷响应中共的抗日号召。吉鸿昌夫妇的声誉也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但这也意味着,国民党不会再放任吉鸿昌继续鼓舞民众抗战。1934年11月,吉鸿昌不幸被捕。 也许自参加革命的那天起,吉鸿昌就知晓了自己的命运。面对国民党特务的威逼利诱,吉鸿昌拒不透露关于共产党的只言片语。 与此同时,中共也在尽全力营救吉鸿昌,社会各界更是对蒋介石抓捕吉鸿昌爆发了一致声讨。蒋介石许是怕夜长梦多,竟秘密将吉鸿昌引渡北平枪决。 1934年11月24日下午,吉鸿昌被刽子手拉到户外空地上准备枪决。这是吉鸿昌被捕以来第一次看到户外的阳光。 面对死亡,他没有胆怯,义正言辞要求刽子手为他搬来板凳,朝着他的正面开枪。 而他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我是为民族的抗日战争而死,即便是死了我也不会跪下! 胡红霞听闻丈夫被枪决的消息后悲痛欲绝,连夜赶往北平,希望国军将丈夫的尸首还给她。 可利欲熏心的国军竟然连这最后的要求也不肯答应,张口便道“想要尸首可以,8万大洋来换!” 胡红霞没有办法,只好将两人住了十几年的房子变卖,终于凑齐了8万大洋。在为丈夫整理遗容的时候,胡红霞却在他的兜里发现了一张小纸条。 胡红霞一眼便看出这是丈夫的字迹,想不到生命的最后关头,他心中还惦念着自己,因为知晓国民党哪怕死后也绝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他太了解自己的妻子了,所以不想要让妻子为难的他,留下了最后的遗愿。 这一刻,心痛不已的胡红霞再次落泪。 为吉鸿昌操办完葬礼后不久,胡红霞便“疯了”。白天,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地在街头大喊大叫,晚上又躲在桥洞底下瑟瑟发抖。 人人都以为胡红霞受不了打击得了失心疯,只有她知道,如果不装疯卖傻,她根本没办法逃过国民党的监视。 好在结局是好的,国民党放松紧惕后,胡红霞连夜潜逃至天津。在那里,她得到了组织的照拂,终于能够与孩子们团聚。 这样的照拂一直持续到胡红霞去世,在此期间,她代丈夫见证新中国成立,见证孩子们成家立业。某种程度来说,也算吉鸿昌同志亲眼见证了。
吉鸿昌牺牲后,妻子胡红霞卖掉房子赎回遗体,谁知却发现衣服口袋里有一张小纸条,上面
鉴史忆往呀
2025-03-31 14:16:50
0
阅读: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