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新中国首任驻瑞典大使耿飚刚递交完国书,瑞典将军突然发难,询问:“听说您曾是将军,带过多少兵?”而耿飚的回答竟让瑞典将军大吃一惊! 耿飚平静地回答:“解放军第19兵团,三个军,大概十几万人吧。”而当时瑞典全国兵力只有几万人,那位瑞典将军当时就被吓得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朝耿飚敬了个礼。 这个回答看似简单,背后却大有讲究,当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充满偏见,认为中国将领缺乏正规军事素养。 瑞典将军的问题,表面是好奇,实际是想试探中国外交官的底气,如果耿飚夸大数字,会被质疑真实性;如果含糊其辞,又会显得心虚。 他直接说出“第十九兵团三个军”的具体编制,这是瑞典军方可以查证的事实。用对方听得懂的方式回应,反而赢得尊重。 这位中国大使不用军衔压人,却自带威严,这种不卑不亢的姿态,恰是新中国外交的核心智慧。 耿飚后来成为我国唯一没有军衔的国防部长,看似偶然,实则必然,1955年授衔时他已在外交岗位,1981年执掌国防部时,正值军队改革关键期。 当时既需要熟悉国际规则的人才,又不能丢了军队的血性,耿飚在瑞典练就的外交手腕,加上战场上磨炼的决断力,让他成为最佳人选。 真正的实力不在于肩章上的星星,能统领千军万马的人,也能用智慧守护国家利益;敢在外交场合说真话的人,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评论区聊聊】您觉得在当今时代,耿飚这种“能文能武”的素质对现代外交官更重要了吗? (信源:党史博采——耿飚:在阿尔巴尼亚问题上敢于谏言,被毛主席称赞为敢说真话的好大使,我军历史上唯一的无军衔国防部长)
1950年,新中国首任驻瑞典大使耿飚刚递交完国书,瑞典将军突然发难,询问:“听说
宅系学妹
2025-03-31 11:46:02
0
阅读: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