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一列北上的火车,按照周总理的指示给内蒙古草原送来了3000多名孤儿,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3-31 09:02:46

1961年,一列北上的火车,按照周总理的指示给内蒙古草原送来了3000多名孤儿,为了完成总理交给的任务,未婚的都贵玛成了28个孩子的妈妈。   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的新中国可是内忧外患,在国内中国遇到了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饥荒席卷了全国各地,经常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   上海周边的一些地区也遭受了饥荒,父母为了让孩子活下去,纷纷将孩子遗弃在了上海,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救助,一时间上海孤儿院直接爆满了。   孤儿多了,奶粉储备却不是太充足,尽管工作人员精心的照顾,可是这些孤儿还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面黄肌瘦,严重的都病倒了。   负责妇女儿童救助工作的康克清同志得知这个情况万分的心痛和着急,她想尽一切办法来筹集奶粉,可那个时候全国的物资都很匮乏。实在没有办法了,康克清找到了周总理,希望周总理可以从别的省份直接筹集一批奶粉支援上海。   周总理知道现在全国情况都不容乐观,突然他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周总理立刻将电话打到了乌兰夫这里,说明了情况。   乌兰夫答应了,挂断电话他就开始协调筹集奶粉的事情,这个时候由于自然灾害,内蒙古也有好多奶制场关门了,不过乌兰夫还是想尽一切办法筹集了上千罐的奶粉运往了上海。   虽然解了燃眉之急,可是乌兰夫知道这些奶粉不吃多长时间就没了,治标不治本。于是乌兰夫组织相关部门开会,看看能不能集中一下资源,保证几家奶制厂持续为上海生产奶粉。   会上突然有人提议到,可以将这些孤儿接到内蒙古来,让有条件的牧民将孩子抚养长大。这个提议让乌兰夫眼前一亮,认为是可行的。   当即给周总理拨去电话,将这个建议告诉了周总理。周总理经过深思也赞同了这个方案,并一再叮嘱务必将孩子安排妥当,不可出现任何的纰漏。   乌兰夫坚定的说道:“请总理放心,保证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就这样3000多名孤儿陆续通过火车送到了内蒙古,为了让孩子们尽快的适应这里的生活,孩子到达内蒙古后会先安排在保育站,由保育员先集中抚养,等他们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在安排合适的牧民家庭领养。   当时只有19岁的都贵玛就是一个保育站的保育员,这个保育站接收了28名孤儿,其中最小的才7个月,最大的也不过5岁。   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都贵玛每天早早的就要起床,给孩子做早餐,洗衣服,还要带着孩子们玩游戏,每天把孩子们都哄睡了,她还要将孩子们穿破的衣服缝补一下。 尽管很辛苦,但是看着孩子们渐渐长胖的身体,和脸上出现的笑容,都贵玛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这样,都贵玛照看孩子越来越熟练,她也教孩子们说蒙古语,教他们这里的生活习惯,天气好的时候带他们去草原散步,看风景。   孩子们也都叫都贵玛“额吉”,听到这么多孩子一起叫自己“额吉”,都贵玛感动的哭了,将他们紧紧的搂在怀里。   到了要被养父母领走的时间了,当时规定牧民们想要领养孩子,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家里必须有奶牛。   于是为了达到领养要求,善良的牧民将自家的马匹卖了换成奶牛,还有的老妈妈将自己祖传的首饰卖掉,换奶牛。他们骑着马赶着车,从老远的地方过来,争先恐后的收养这些“国家的孩子”。   三千孤儿入蒙古的真实故事温暖着无数的人,在那个困难的时期,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克服了重重困难,流下了一段段的佳话。  

0 阅读:100

评论列表

过往星云

过往星云

5
2025-03-31 10:15

纯真年代的感人事迹。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