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喝多了,看府上丫鬟李氏身材婀娜,一时兴起抱回房,事后竟若无其事,置李氏于不顾。谁料,24年后,谭府上下没人敢看轻李氏。 "我已经死了,现在抬我出殡!"一位身居高位的长官竟躺在母亲灵柩上,强行冲破族规阻拦,这一幕在1916年的上海谭家祠堂前演绎得惊心动魄。 这位敢于挑战封建礼教的人,正是晚清最后一科会元谭延闿,而他之所以有如此激烈的举动,是因为他的母亲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1879年,浙江巡抚谭钟麟一时酒兴,宠幸了府中丫鬟李氏,这在封建社会中再常见不过,事后谭钟麟便将李氏抛诸脑后,李氏不仅没有因此获得任何地位提升,反而遭到府中其他女眷的白眼与刁难。 古代甚至现代还有一个规矩:“母以子贵”,而李氏就在生产之日发生了命运转折,谭钟麟梦见已故的名臣何凌汉向他行礼,醒来恰逢李氏产下男婴,这一巧合让谭钟麟对这个孩子格外重视,为他取名谭延闿。 年幼的谭延闿不忍母亲在府中受欺负,心中埋下了改变命运的种子,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五岁便能读书写字,谭钟麟对他要求严格,三天一篇文章,五天一首诗,谭延闿全部出色完成。 1904年,谭延闿参加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一举夺得会元,为湖南打破了两百余年无会元的历史记录,这一成就让李氏的地位有所提升,谭钟麟允许她从此上桌用餐,不再需要在旁侍奉。 随着谭延闿在政坛步步高升,李氏的境遇也逐渐改善,但这种依附于儿子成就的尊严,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她在谭家的身份定位。 1916年,李氏在上海病逝,当时担任督军的谭延闿立即赶回上海料理丧事,按照谭家族规,非正室妻子去世不得从祠堂大门出殡,面对族人的阻拦,谭延闿做出了那个惊人之举——躺在母亲灵柩上,命人抬着出门,用自己的身体和地位强行为母亲争得了最后的尊严。 真正的孝道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尊重与行动的勇气。他用自己的一生,为母亲李氏赢得了从未有过的尊严,也为那个时代的家族伦理提出了无声的挑战。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1879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喝多了,看府上丫鬟李氏身材婀娜,一时兴起抱回房,事后竟
桃花花草桥
2025-03-30 13:30:10
0
阅读: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