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台湾问题在毛主席眼里,早就有了定论。和平解决当然是理想的选择,谁都不希望两岸冲突,可他心里明白,这事很可能得靠武力解决。不过,他始终没放弃和平的可能性,一直在找机会。 新中国刚成立,1949年,毛主席就把目光投向了还没收回的台湾。蒋介石退到岛上,他当即让粟裕准备军事行动。 光靠陆军不够,他指示张爱萍建海军,刘少奇去苏联买战斗机。1950年初,部队集结好了,空军、舰艇加上几十万兵力,规模不小,毛主席明确说,台湾是当年的首要任务。 可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派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还称台湾地位待定。中国立刻抗议,强调台湾是自古以来的领土,谁也改变不了。 毛主席并非一味强硬。1955年,他下令攻下江山岛和大陈岛,表明收复领土的决心。 可金门炮战后,他却决定暂不拿下金门、马祖,考虑得很深。留着这两地,能跟台湾保持联系,不然台湾可能离大陆更远,正中美国下怀。 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就向台湾表达善意,说两岸是兄弟,能谈就尽量谈,但也坦言,过去有些问题谈不下来只能靠武力,台湾或许也一样。 1956年,苏加诺来访谈到联合国,毛主席没直接回应,而是说台湾要么跟美国走,要么回大陆,美国迟早会放手,只剩一条路。这话简单,却看透了局势。 一个中国是他坚守的底线。1963年,周恩来按他的思路提出“一纲四目”,交给台湾,强调一个中国是核心,其他可以商量。 台湾没回归,但认同了这一原则,为后来关系缓和打下基础。70年代,美国与中国建交,承认一个中国,台湾失去支撑,处境艰难。 毛主席没见到这一天,但邓小平延续他的思想,提出“一国两制”,两岸交流逐渐增多,像“旺旺”来大陆投资,政府大力支持,拉近了两岸距离。 毛主席对台湾问题有长远的眼光。和平是他愿见的,但也知道得有实力做后盾。留着金门、马祖是策略,建海军空军是底气。 他曾说台湾早晚会回来,不是空话。美国态度转变,台湾的路越来越窄,证明他看得很准。 如果毛主席当年拿下金门、马祖,台湾问题会更早解决吗?
1954年,有个叫藤井猛的日本人,天天在中粮香港前喊「毛主席万岁」。大陆这边情报
【1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