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一张照片,内容是钱老亲自祭拜马克思。 随后在网上查找了一下,没有找到他祭奠的具体时间,但找到了钱学森访问英国的时间,1987年。 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伦敦去世,随后被安葬在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他的墓地与妻子燕妮的坟墓相邻,两人合葬于此。 钱学森同志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绝不会不爱国的。” 钱学森同志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把自己看成是工农大众中的一员,堪称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楷模! 他说他一生之中有三次激动的时刻。 “我第一次激动的时刻是在1955年,我被允许可以回国了,当我同蒋英带着幼儿园年纪的儿子、女儿去向我的老师告别时,手里拿着一本在美国刚出版的我写的《工程控制论》,还有一大本我讲物理力学的讲义,我把这两本东西送到冯·卡门老师手里,他翻了翻很有感慨地跟我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我钱学森在学术上超过了这么一位世界闻名的大权威,为中国人争了气,我激动极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这么激动。” “在建国10周年的时候,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这个时候我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了!我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这是我第二次的心情激动。” “第三次心情激动,就在今年。今年我看了在座的王任重同志写的《史来贺传》的序。在这个序里他说中央组织部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个人作为解放4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我心情激动极了,我现在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了,而且与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一起了。”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中国导弹之父”。他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特别是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钱学森于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刚刚看到一张照片,内容是钱老亲自祭拜马克思。 随后在网上查找了一下,没有找到他祭
醉马不由缰
2025-03-29 13:46:5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