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我军南方甲种师和乙种师在编制、人数、装备等方面存在很多的不同,下面分别说一下。 甲种师:编制完整,通常包括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营、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师属警卫连、侦察连、师医院等。 乙种师:编制相对简化,师属警卫连和侦察连合编为警侦连,通信营少一个架设连,工兵营少一个机械连,高炮营少了一个高射机枪连和一个高炮连。步兵团内部也将通信连和特务连合编为警通连,迫击炮连、无后坐力炮连和高射机枪连合编为枪炮连。 甲种师:编制人数约为10895人。 乙种师:编制人数约为5683人,大约是甲种师的一半左右。 在装备方面也差别很大。 甲种师: 炮兵团:编制1个加农炮营(18门56式85毫米加农炮)、2个榴弹炮营(每营12门54式122毫米榴弹炮)、1个火箭炮营(18门63式107毫米火箭炮)。 高炮营:编有56式4联高射机枪和55式(或74式)双管37毫米高炮各2个连。 乙种师: 炮兵团:只编制85毫米加农炮营、122毫米榴弹炮营、107毫米火箭炮营各一个,少了一个营的122毫米榴弹炮。 高炮营:装备相对较少,整体火力不及甲种师。 甲种师通常装备较为齐全,处于随时能够投入战斗的状态;而乙种师的装备数量相对较少,部分装备可能存放在仓库中,战时需要进行补充。 图片来自网络
军改后解放军的编制
【3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