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书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又没叫《三国志》,而且就连陈寿的《三国志》,也避免不了时代的局限性,春秋笔法、为尊者讳。就比如说封丘匡亭之战,你以为是曹操自己击败袁术的?其实不然,他自己在《袁术传》里写的可是“太祖与绍合击,大破术军”,而《武帝纪》则是“术使将刘详屯匡亭。太祖击详,术救之,与战,大破之。术退保封丘,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走宁陵,又追之,走九江。夏,太祖还军定陶。”,按你说法他是不是自相矛盾,“罔顾”史实呢?《三国志》这本书是历史的真实记载。作者陈寿是三国时的蜀国人。写书时他只有三十多岁,亲眼目睹了蜀国灭亡的全过程。当然也目睹了东吴的灭亡过程。他通过调查,搜集整理史实,写出了《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当然故事有虚构。陈寿是蜀国人,他当然偏写于歌颂蜀国和诸葛亮。不管怎么说谁烧了战船,烧船这事总归是有的。至于借东风,压根就不信。诸葛亮向谁借的?大概率是诸葛亮懂得些气象学,观天看地之气候,知道何时会刮东风。那也是蒙上的。草船借箭太过离奇,借东风更是无稽之谈。不过,罗贯中写的是小说,夸大或编造一些情节可以理解。然而,火烧赤壁未必虚假。大文豪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还写过“强虏灰飞烟灭”。如无火烧,何来灰飞烟灭?
人家书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又没叫《三国志》,而且就连陈寿的《三国志》,也避免
小铮谈娱乐趣事
2025-03-29 11:31:49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