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暴雷,中航产融主动退市:投资者的愤怒与质疑 3月28日晚间,一则消息如重磅炸弹在资本市场炸响:中航产融拟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并转而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公司股票于3月31日开市起复牌。作为一家央企背景的多元金融公司,突然做出主动退市的决定,令众多投资者措手不及,愤怒与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圈钱之路:上市以来的资金“盛宴” 中航产融于2012年8月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自此开启了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征程。据相关数据统计,多年来,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债券等多种手段,从市场上募集了巨额资金。这些资金本应用于助力公司业务拓展、提升综合竞争力,但如今看来,似乎并未给投资者带来应有的回报。公司在上市后的发展过程中,业绩表现并不稳定,股价也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投资者不仅未能从股价上涨中获利,连基本的股息分红也不尽人意,投入的资金犹如石沉大海。 每股净资产背后的“迷局” 截至目前,中航产融每股净资产数据显示尚可 ,然而这一数据却未能转化为投资者实实在在的收益。在主动退市的方案中,现金选择权的行权价格为3.54元/股,虽然略高于停牌时收盘价3.44元/股,但与公司的每股净资产相比,仍让投资者感到被“割了韭菜”。明明账面上有着看似不错的资产,却在退市时以这样的价格“打发”投资者,这让投资者难以接受。他们质疑公司的资产质量是否真如财报所呈现的那般良好,还是存在着隐藏的问题。 主动退市:谁的利益受损? 中航产融主动退市,美其名曰是为了应对经营面临的重大不确定性,保护投资者利益。但在投资者眼中,这更像是一场“甩包袱”的行为。公司退市后,股票流动性将大幅降低,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将变得难以交易,价值也可能随之大幅缩水。即便有现金选择权,但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回购,无疑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严重侵害。那些长期持有中航产融股票,对公司发展寄予厚望的中小投资者,瞬间血本无归。他们的愤怒不仅源于财富的损失,更在于对央企上市公司的信任被无情践踏。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央企,本以为有更强的保障,却没想到遭遇这样的“黑天鹅”事件。 中航产融的主动退市,无疑给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规范上市公司的退市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也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投资标的,不能仅仅因为是央企背景就盲目跟风,要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和发展前景,避免成为资本市场的“牺牲品” 。
深夜暴雷,中航产融主动退市:投资者的愤怒与质疑 3月28日晚间,一则消息如重
加油猪乐
2025-03-29 09:46:31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