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7月,驻无锡的27军军长尤太忠打电话给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肖永银:老肖

寻墨阁本人 2025-03-28 16:32:27

1967年7月,驻无锡的27军军长尤太忠打电话给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肖永银:老肖,来我这儿玩玩吧。肖永银知道有重要事情,就立即赶到无锡。许世友也在那里,见到肖永银就质问。这是为什么呢?

1967年,肖永银还只是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那一年的7月,驻扎在无锡的27军军长尤太忠突然给肖永银打来一个电话:"老肖,有件重要的事,你快来无锡一趟吧。" 尤太忠在电话里没有多说,但肖永银心里清楚,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他立刻动身前往无锡,连夜赶路。 等肖永银赶到无锡,却发现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也在那里。许世友见到肖永银,神色凝重,一改往日的豪爽。这更让肖永银感到事态的严重性。 原来,就在不久前,许世友因为在当地受到"揪斗"的威胁,被尤太忠秘密接到无锡,藏了起来。 "老肖,听说陶勇的孩子如今无家可归,你们是不是把他们收留了?"许世友见到肖永银,开门见山地问道。肖永银一时语塞,他和尤太忠商议过这件事,但还没有付诸行动。 许世友看出了肖永银的难处,叹了口气:"陶勇对我们有恩,如今他的孩子们无依无靠,我们总不能坐视不管啊。" 肖永银点点头,心中已有了决断。他和尤太忠商定,由尤太忠去上海,把陶勇三个流落街头的孩子接到南京,交由肖永银抚养。 肖永银原名肖永寅,1917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肖家湾。他的童年充满了苦难和磨砺,5岁时失去母亲,13岁又因“肃反”扩大化失去了投身革命的父亲。这些悲剧深刻塑造了他坚韧的性格,也让他年少时便毅然走上革命道路。 1930年4月,年仅13岁的肖永银加入红军,成为红一军第一师三大队的一名勤务员。初入军营的他虽然年幼,但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机智,很快成长为军部司号连的班长。然而,1931年春,在鄂豫皖苏区,张国焘推行“左”倾错误路线,肖永银因此被捕入狱。这一打击并未使他屈服,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在被押期间,他始终坚持信念,未曾放弃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 1932年9月,红四方面军反“围剿”失利,被迫西征川陕。肖永银因被罚入“苦工队”,随队完成了三千里的漫长征途。这段经历不仅考验了他的体力与意志,也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在这段饱经磨难的日子里,他默默积蓄力量,期待未来能以更大的贡献回报革命。 1933年6月,肖永银终于从“苦工队”中脱离,重新回到战斗岗位,被任命为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三团的司号员。这一时期,他不仅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也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扭转了许多危急战局。在反击四川军阀刘湘“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三十三团损失惨重,指挥官接连牺牲,局势危在旦夕。年仅16岁的肖永银主动请缨,向团长张吉厚请求带领两个连队展开反击。他沉着冷静,凭借敏锐的战场判断力和过人的胆识,带领部队多次冲锋,直入敌阵。在这场生死搏杀中,他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气与战术智慧,不仅成功击退川军,还趁势追击敌军30余里,为部队争取了重要的战略优势。 然而,就在胜利的曙光刚刚出现时,一颗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肺部被打出一个手指粗的洞。严重的伤势让他几乎失去生命。当部队转移时,根据方面军的规定,重伤员通常会被就地安置,基本意味着放弃。然而,团长张吉厚不忍舍弃这位年轻的战士。正在此时,红四军军长许世友经过得知情况后,大手一挥,下令将肖永银抬走。这一决定不仅挽救了一位英勇的战士,也为革命队伍保留了一位未来的军事将领。 伤愈后的肖永银重返战场,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革命斗争中。他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逐渐赢得了战友们的信任,成为红军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建国后,肖永银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与时任司令员的许世友再度共事。当两人提起当年那场战斗时,许世友感慨地表示,没想到当年被他救下的“小鬼”竟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将领。这段生死之交的情谊深深嵌入了两人共同的革命记忆中,也成为革命年代情感与忠诚的真实写照。 肖永银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成长的传奇,更是红军战士勇敢无畏、顽强拼搏精神的缩影。他在少年时期失去双亲,却在逆境中崛起;在“苦工队”中受尽磨难,却未曾放弃对革命的信仰;在战场上身先士卒,以自己的智慧与胆识挽救了危局。他的经历反映了革命队伍中无数普通战士的奉献与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革命的胜利。 他的故事也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真正的英雄来自基层。他从一名普通的勤务员成长为红军的战斗骨干,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号兵蜕变为后来的军事将领,这一切得益于革命队伍中对人才的识别与培养。无论是张吉厚的信任,还是许世友的果断决策,都为他的成长提供了机会。这也正是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艰难困苦中发现潜力,在挫折磨砺中培养英雄。

0 阅读:1206

评论列表

因心

因心

3
2025-03-28 21:53

跑题了!

用户13xxx00

用户13xxx00

1
2025-03-28 23:13

东扯西拉!

猜你喜欢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