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蒋介石密令第一战区长官蒋鼎文除掉赵寿山,蒋鼎文对亲信说:“这种

青史如烟啊 2025-03-28 11:05:06

1942年11月,蒋介石密令第一战区长官蒋鼎文除掉赵寿山,蒋鼎文对亲信说:“这种混账事,怎么不让胡宗南去干。赵寿山打日本人有功,我下不了手。”   亲信叹了口气,劝道:“可是赵寿山不听委员长的命令,不听军令,按律当斩,杀了他也没有什么不对的。”蒋鼎文冷哼一声:“那也别找我,这个恶人反正我不当。”   赵寿山是杨虎城的得力干将,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将领。当时,日本侵略者对中国虎视眈眈,而蒋介石却一直坚持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将大部分军队都用在对付共产党身上。   这让赵寿山十分不满,他不想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他偷偷和红军签署了秘密协定,承诺互不侵犯。后来,随着与共产党员的接触日益增多,他对党的思想和政策更加向往,下定决心要弃暗投明。   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但是他对杨虎城的“背叛”十分不满,强行解除了他的官职,安排他到国外“考察”,杨虎城的部队也被缩编,送到了战场,蒋介石想借日本人之手除掉他们。   虽然知道蒋介石不怀好心,但赵寿山还是带着部队奔赴抗日第一线,毕竟抗击外敌是每一个中国军人应该做的事情。在战场上,赵寿山和战士们英勇作战,打出了西北军的赫赫威名。   不光是百姓们都很敬佩他,甚至出现了夸赞他作战勇敢的歌谣,就连国民党内部的军官也很尊重他,无论是卫立煌还是蒋鼎文,都愿意和他一起作战,有时候蒋介石偷偷让后方卡赵寿山的军饷,其他国民党军队也会偷偷把自己的军饷匀出来给他们。   蒋介石一看,这可怎么得了,明明自己是想除掉赵寿山,却让他成了全国闻名的抗日英雄。再加上军统发来密报,赵寿山私底下和彭德怀等八路军高级将领频频接触。这让蒋介石恼羞成怒,于是下令让蒋鼎文除掉他。   蒋鼎文自然不愿意背这个锅,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蒋介石一技不成,又来一技。他用了明升暗降这一招,表面上让赵寿山来重庆国防部任职,实际剥夺他的军权。   赵寿山自然清楚这一点,于是他以想留在前线作战的理由拒绝了蒋介石,蒋介石想了想,又决定把赵寿山调到甘肃的第三集团军当军长。   看似官大了不少,但实际上手底下的军官都是胡宗南的人,赵寿山根本调动不了他们,而且甘肃离八路军驻地也远,不担心赵寿山继续与共产党接触。   赵寿山看拒绝不了,只好召集旧部,悄悄嘱咐他们几句,随后启程前往甘肃。蒋介石非常高兴,认为总算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可是,谁又能想到,就在两年前,赵寿山早就已经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原来,西安事变后,赵寿山和他的手下们就接受了党的思想教育,抗日战争之后更是和八路军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在彭德怀的介绍和毛主席的亲自批准下,赵寿山成为了一名秘密党员。   蒋介石派的新师长到了部队后,本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但是赵寿山的几个老部下根本不理他,继续活跃在抗日一线。   1945年,日军投降在即,蒋介石加紧了反共的力度,随时准备在抗战胜利后挑起内战,面对蒋介石数次密令,赵寿山的老部下果断起义,回到了党的怀抱。   消息传到重庆,蒋介石火冒三丈,知道一切他们都是受赵寿山的指使,恨不得生撕了他。但是赵寿山毕竟是抗日功臣,杀他会激起民愤。蒋介石只好强制让赵寿山和杨虎城那样“出国考察”,打算在国外杀了他。   但是赵寿山并没有如蒋介石的愿,在地下党同志的帮助下,他绕道天津,摆脱了特务的跟踪,来到了解放军,通电反蒋。后来,他成为了西北野战军的副司令,和彭德怀一起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0 阅读:87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