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32岁张作霖娶19岁的戴宪玉,八抬大轿从独门独院抬入张府。戴宪玉满脸

青史如烟啊 2025-04-02 10:56:31

1906年,32岁张作霖娶19岁的戴宪玉,八抬大轿从独门独院抬入张府。戴宪玉满脸喜色,一脚跨出轿子,抬头一看,瞬间脸色大变:却见张作霖笑嘻嘻,手拉另一位新娘,入了洞房!

张作霖6个妻妾,最漂亮的就是3姨太戴宪玉。

戴宪玉的父亲曾是县衙捕快,被人告发,与巨匪杜立山来往密切,因此被捕入狱。

抓他的就是,担任奉天巡防营统领的张作霖。

戴宪玉和母亲四处托人,求到张作霖的义父杜绊林门上。杜绊林立即领着她二人,去找张作霖说情。

当时,张作霖正在酒馆喝酒,看到仙姿玉色的戴宪玉,不由心痒难耐:“给我倒酒!”

戴宪玉眉头轻皱,强作欢颜,上前给张作霖连倒3杯,张作霖心情舒畅,又说:“陪我喝酒!”

不料,戴宪玉俏眼一瞪,将酒壶“嗵”地,重重往桌上一蹲,拧身而去。

戴母和杜泮林吓得脸色煞白。

张作霖却哈哈大笑:“这女娃,有点意思!”然后满口答应可以放人,又悄声,对杜泮林附耳几句。

第2天,杜泮林就找戴母提亲:张作霖要娶戴宪玉,做3房夫人。

戴母连连摇头:“小女已定亲,且2人青梅竹马,这不是强娶硬占吗?”

戴宪玉含泪欲滴,半晌,才银牙紧咬:“为了救爹爹,我嫁!”

没过几天,32岁的张作霖骑着高头大马,在鞭炮鼓乐声中,用轿子将19岁的戴宪玉抬走了。

可是,张作霖惧怕大房赵春桂,没敢直接抬进张府,而是金屋藏娇,抬进一处独房独院。

这更是让戴宪玉委屈万分,又哭又闹。

张作霖施展手段,对戴宪玉千哄万哄、百依百顺,最终使得美人开颜,投怀送抱。

二人成天沉醉在温柔乡里,如胶似漆。

在戴宪玉的一再要求下,张作霖终于同意,将她光明正大、敲锣打鼓娶进张府。

当八抬大轿将戴宪玉,从独门独院抬入张府后,戴宪玉满脸喜色,一脚跨出轿子。

可抬头一看,她瞬间脸色大变:却见张作霖笑嘻嘻,手拉另一位新娘,入了洞房!

戴宪玉这才知道,和她一起被娶进张府的,还有另外一个女人——张作霖新娶的4姨太。

在与自己卿卿我我时,张作霖居然又看上了其他女人!戴宪玉不由恼羞成怒,将张府弄得鸡飞狗跳、人畜不安。

先开始,张作霖还好言好语哄着,渐渐没了耐性,放任不管。

一次,张作霖要去蒙古剿匪,戴宪玉耍性子也要去,但去了后,又嫌吃不好、睡不好,整天乱发脾气。

尤其是对随行副官陶历卿,更是随意谩骂。

一日,陶历卿忍无可忍,怒目而视,将茶杯摔在地上,扭头而去。

戴宪玉向张作霖哭诉:“陶历卿欺我!”

张作霖一听暴跳如雷:“我一定给你出气!”说完,就大踏步去找陶历卿。

那陶历卿正在收拾行李,要不辞而别。

张作霖上前拍着陶历卿肩头,笑道:“兄弟如臂膀,女人如衣服,咱俩才是一家,以后还要患难与共,打天下呢!”

陶历卿听后,两眼一红,热泪直流。

这一幕,却被身后,悄悄跟来的戴宪玉看到,她气得晕倒过去,卧床不起。

张作霖只好派人,把戴宪玉送往奉天医院治疗。

可不巧,戴宪玉在医院,竟然碰到了前未婚夫李海庭。

李海庭仍像以往一样,温文尔雅,对戴宪玉一往情深。

戴宪玉的内心,又泛起阵阵漪涟。她又开始梳妆打扮,并频频与李海庭相约游玩。

但却被戴宪玉的贴身丫鬟,密告张作霖。张作霖大怒,将李海庭下狱。

经拷问,李海庭并未与戴宪玉越界,遂被放掉。但出狱不久,就惊吓而死。

戴宪玉听得消息,脸色煞白,呆坐一天一夜,至此再无笑容。

不料,几年后,戴宪玉的弟弟又出事了。他在卫队营当兵,一天晚上酒醉后,把整条街上的路灯当靶子,用枪全给打碎了。

张作霖知道后,眼睛一瞪,只说了两个字:“毙了!”

戴宪玉跪扑到张作霖面前,凄声哀求:“爷,爷,我就这一个弟弟,你饶过他吧!”

张作霖却直摇脑袋:“我放过了他,又怎么约束20万东北军?”

随着“啪啪”两声枪响,戴宪玉的心也随之,彻底碎了:身为3夫人,却连自己弟弟的性命都保不住!

戴宪玉的性情,开始变得喜怒无常,一次一个丫鬟倒茶水,不小心溅到她身上。

她操起鸡毛掸子,就往死里打那丫头,丫头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张作霖闻讯赶到,一把推开戴宪玉,怒吼道:“不想在这个家,你就给我滚!”

戴宪玉听后,死死盯看张作霖,似笑非笑,踉踉跄跄奔出张府,径直来到城南尼姑庵,削发为尼。

张作霖的二夫人,劝戴宪玉回府。戴宪玉道:“死也不做张家鬼!”然后闭目不语。

一年后,无儿无女、孑然一身的戴宪玉,悄然病逝于庵堂中,年仅34岁。

戴宪玉亡故后,棺椁未入张家祖坟,一座新坟,孤零零立于荒郊野外,“死也不做张家鬼”也算如她所愿。

戴宪玉既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又痛恨自己经历的一切;她既需要张作霖的宠爱,又怨怪张作霖带给她的不幸。

在这种挣扎之中,以她的智慧,不足以演好3姨太的角色,爱与被爱感情恣意,做事不懂分寸,以至于凄惨一生。

那个年代的女子,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结局往往令人唏嘘!

0 阅读:115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