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李嘉诚的操作,才明白霍英东有多伟大!霍老曾投资60亿搞了个大工程,眼看就要大赚一笔,却以1块钱的价格卖给了国家,别人忙着赚钱的时候,他却在为国家出力,这1块钱虽然不值什么,但却换来了国家的未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香港商界的历史长卷中,霍英东与李嘉诚的名字无疑是两座高峰,然而,当我们回顾他们的选择与人生轨迹时,不禁感慨:看了李嘉诚的操作,才真正明白霍英东有多伟大。 霍英东曾倾注60亿港元打造南沙,眼看这片荒滩即将转化为滚滚财源,他却以象征性的1块钱将它交给了国家,而李嘉诚却在全球范围内精明布局,套现4000亿转投海外。 两人一个为国家出力,一个忙于赚钱,这1块钱虽不值什么,却换来了国家的未来,也映照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李嘉诚的商业之路堪称教科书般的精明,2015年,他果断清空内地和香港的部分资产,套现约4000亿港元,将投资重心转向英国,收购港口、电网、水务等基础设施。 这一决策的背后,是他对利润最大化和风险规避的极致追求,通过全球化布局,他试图为家族财富构筑一张坚实的安全网,然而这一举动在国内引发了广泛争议。 有人将其视为正常的商业战略,认为他不过是将资金投向回报更高、风险更低的市场;也有人质疑,这是否反映了他对区域前景的某种判断。 无论如何,李嘉诚的撤资行为让舆论场中多了一份冷眼旁观的意味,他的名字与“吸血”“跑路”等词汇挂钩,信任的裂痕随之显现。 反观霍英东,他的选择却让人看到另一种高度,上世纪80年代末,南沙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滩涂,交通闭塞,经济价值几乎为零,霍英东却以超前的眼光认定,这里将是珠三角未来的枢纽。 他没有停留在口头承诺,而是亲自投入行动,累计砸下60亿港元,修路架桥、兴建码头、整治生态,将这片荒地一步步塑造成现代化滨海新城的雏形。 这期间,他抵押香港的物业填补资金缺口,甚至在台风肆虐时坚持重建项目,每一步都浸透着心血。 然而就在南沙崭露头角、商业潜力初显时,他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2003年,他以1块钱的价格将这片土地转交给国家。 他明确表示,南沙的未来应服务于国家战略,而非成为霍氏家族的私产,为此,他还立下严规,禁止在南沙科技园用地上开发商业地产,这种超越利益的胸怀,让人不得不叹服。 1950年抗美援朝期间,西方对中国实施全面禁运,香港富商大多选择明哲保身,霍英东却冒险组织船队,深夜偷渡珠江口,为内地运送药品和汽油。 木船被击沉,他就游回岸边,第二天继续干,三年间几乎掏空家底,而同一时期,李嘉诚的塑料花厂正忙于接欧美订单,赚得盆满钵满。 到了改革开放年代,霍英东又将目光投向南沙,别人看到的是风险,他看到的是国家发展的契机,反过来,李嘉诚则在2010年代选择撤资内地,转而追逐海外的稳定收益。 霍英东的安全感源于国家崛起,李嘉诚的安全感则倚靠商业规则与资产分散,这种分野在时间的检验下高下立判。 如今,南沙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枢纽,年产值数千亿,而李嘉诚的英国投资却在能源危机中亏损严重,缩水数百亿。 霍英东的伟大不仅在于当下的付出,更在于他留下的长远遗产,南沙从一片滩涂蝶变为现代化新城,每年为国家创造巨额税收和就业机会,成为大湾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支点。 他早早设立基金会,将南沙项目的收益限定用于教育和医疗,霍家后代至今遵循这一遗愿,持续投入公益,他的长孙霍启刚与郭晶晶婚后捐款数亿,热心社会事务。 儿子霍震霆则活跃于体育事业,为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奔走,相比之下,李嘉诚的慈善虽也慷慨,却多集中于全球顶尖学府,其家族后代更专注于商业版图的扩展。 霍英东的葬礼按国葬规格举行,百年诞辰时中央常委亲临纪念,这份殊荣源于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的担当,国家没有忘记他,人民也没有忘记他。 回过头看,霍英东的1块钱与李嘉诚的4000亿形成了鲜明对比,这1块钱看似微不足道,却承载了一个企业家对民族复兴的信念;那4000亿虽令人瞩目,却难掩逐利而行的本质。 霍英东用一生证明,真正的伟大不在于财富积累了多少,而在于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多少。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霍英东:一生爱国的慈善家》
看了李嘉诚的操作,才明白霍英东有多伟大!霍老曾投资60亿搞了个大工程,眼看就要大
如梦菲记
2025-03-28 10:35:28
0
阅读:50
红尘有你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