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店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洗牌期,预计将有约30万家药店面临淘汰。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市场饱和、成本高压、政策监管趋严与数字化转型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 截至2025年3月,全国药店总数超70.4万家,店均服务人数跌破2000人,远低于世卫组织建议的2500人/店的合理标准。部分地区如长沙某社区,600米街道上密集分布6家药店,日均销售额不足千元,远低于保本线。2024年闭店率达5.7%,全年约4万家药店关闭,中小连锁和新店成“重灾区”。业内预计未来药店总数将回落至40万家左右。以长沙某70平米门店为例,月成本(房租+人工+加盟费)超万元,日均需1000元销售额才能保本,但多数新店日均仅600-1200元。 医保个账改革导致个人账户资金缩水,药店依赖的医保消费减少;同时,监管部门严查串换药品、超量开药等违规行为,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医药电商销售额占比从2019年的15%升至2023年的33%,即时配送服务挤压线下生存空间。老年人线上消费习惯的转变(20%的新网民每日上网超4小时)加剧客流流失。线上药品价格普遍低于线下,消费者对线下药店的信任度和价格合理性产生质疑。多数中小药店依赖医保和药品销售,非药品类占比不足30%,而日本药妆店非药品销售占比达60%-70%。香港华润堂因过度依赖高端中药和名贵药材,未能适应消费变化,最终全线闭店。 预计未来3-5年,头部连锁通过并购和供应链优势占据主导,中小药店或转向细分市场(如社区健康服务)或退出。顺应银发经济趋势,拓展居家养老、健康体检等增值服务; 结合政策导向(如《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探索“医+药+养”闭环模式。专业药师服务、精准健康管理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例如,日本药妆店通过数万SKU和专业化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值得国内借鉴。 30万家药店的淘汰潮是行业从野蛮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生存下来的企业需在成本控制、服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中找到平衡,从“抢地盘”转向“精耕细作”。未来,药店的角色将从单一的药品销售点,升级为社区健康管理枢纽,真正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价值重构。
中国药店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洗牌期,预计将有约30万家药店面临淘汰。这一趋势的背
君旭和趣事
2025-03-27 00:13: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