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重塑高中招生生态,规范高中招生秩序 ,提出“十个严禁”。 1、各普通高中学校不得违规招收未在本地市参加中考的学生; 解读:原来省城差生通过各种途径分流到周边城市,肇庆曾经被全省通报批评,就是违规接受非肇庆生源考生注册升入当地高中,后续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考生的学籍是如何获得的?这中间有中介进行规划和操作。 2、严禁以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招生、免试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 解读:省城名校都有自主招生名额安排,有的组织的早,有的组织的晚,不能提前就是在教育局规定的时间安排。免试招生其实也有,华附和省实、深中就是免试招生,他们是全省招生,也可能是自主命题。 3、严禁学校间混合招生、招生后违规办理转学; 解读:这种情况主要是民办集团校之间运作,比如集团学校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高中,力量不对等,招到好的依据成绩分到对应的校区学习,转学要经过教育局批准。这条路今后也断了,大批量的转学肯定搞不了了。 4、严禁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揽生源; 解读:目前公办名校办民校已经全部完成分割,以公办学校名义招到民办学校就是欺骗。 5、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结果作为招生依据; 解读:高中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学校不会采用组织机构的考试结果招生,全市统一考试,平台录取,任何人都无法操作。 6、严禁以高额物资奖励、免收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抢生源; 解读:目前这个方面其实还有很多问题,很多民办学校以较高的奖学金、免费生、公办班(也是批准的)招生,有学校甚至公开打出广告:中考冠军报读我校奖金100W,也给毕业学校推荐费。教育部门确实要整顿。 7、严禁招收已被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 解读:平台招生,已经被中等学校录取的在本地肯定上不了高中,但是很多人通过中介到异地跨域去了。 8、严禁招收借读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 解读:这个方面其实有一个广大的利益链的。一些中介在专门运作这个。市内一般孩子也是无法享受这个待遇,能借读的不光是有钱交钱就能解决的,比起原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因为违规借读一旦查出,校长肯定罪责难逃。 9、严禁招生乱收费; 解读:费用是透明化的,反映强烈的就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料费太多,一些高收费的民办学校厕纸、喝水、垃圾袋都要学生家长掏钱。 10、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 解读:这个也不好监管,很多教育自媒体就是靠这个换流量的,而学校也需要。学校自身也是家委会的名义发的,与学校无关。 11、严禁将各类竞赛获奖情况设立为中考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解读:很多学校都招收特长生,是不是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前估计没有。没有加分项了,家长也不再去培养孩子特长了。
广东省教育厅,重塑高中招生生态,规范高中招生秩序,提出“十个严禁”。 1、各普
南方周末吖
2025-03-26 17:11: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