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中国基建闹了个大“乌龙”,本打算耗资3亿在荒漠建个发电厂。没想到10年后,这里最出名的不是基建,竟然是牧场和羊肉。更搞笑的是,基建队还无意间攻克了一个世纪难题!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这句塔拉滩当地的谚语,生动诠释了当年这里的情况。 塔拉滩98.5%的面积都是沙化土地,植被覆盖率太低,导致这里常年都被风沙覆盖。 没想到,光伏园区的建成,竟然将这里从沙漠变成了绿洲。 更让人惊喜的是,我国原本只是想在这里发电,结果竟然无心插柳地将这里建成了一座牧场! 而这一切的改变,还要从2011年开始讲起。 尽管塔拉滩的环境非常恶劣,但是这里地势平坦,捻军光照时间将近有三千小时。 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让这里成为了建设光伏电站的最佳场所。 因此,在2011年,黄河水电公司的人来到了这里,着手开始建设光伏发电园区。 然而,在沙漠中进行基建,绝对不是一件易事。 地上全是黄沙,风一吹,满嘴都是沙土。 而松软的沙地根本支撑不了钢桩,这让工程在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为了解决难题,项目团队转变建设思路,坚持用机械化打桩,最大程度减少对地表的震动。 他们知道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来之不易,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他们尽可能绕过植被区。 遇到实在避无可避的树木,他们就会采用移栽的方式。 不过,光伏发电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只在白天有效。 如果遇到阴雨天,更是无法用电高峰期的需求。 为了保证稳定的电力输出,项目人员又研究出了一套“水光互补”系统。 2015年,在塔拉滩36公里外,一座龙羊峡水电站正式建成。 阳光充足的时候使用光伏发电,阴雨天或者晚上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水力发电。 塔拉滩光伏园区和龙羊峡水电站相互配合,提高了供电持续性和稳定性。 到2022年,塔拉滩光伏园区的面积已经达到了345平方公里,发电量足以满足一个中型城市6个月的空调用电需求。 而在光伏园区成功建设的同时,项目人员竟然还有了一个意外收获。 曾经的塔拉滩因为光照充足,因此地表的水分流失非常严重。 这也导致当地几乎寸草不生。 而光伏园区的一个个光板却给地表提供了“庇护”。 一排排光伏板的建立,大大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不仅如此,这些发电板还起到了降低风速的作用。 环境改善之后,光伏板下竟然奇迹般地长出来了草地! 虽说在沙漠中长草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光伏园区来说,长草会降低发电的转化率。 并且在冬天,这些枯草还存在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 但是,如果雇佣人除草,将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没想到,一群小羊的到来解决了项目团队的难题。 优质的草原吸引了不少羊来这里觅食,食物供给充分之后,又反过来促进了当地牧场的发展。 起初项目人员还担心这些羊会破坏发电板。 但是这些羊倒是十分乖巧,进入园区只是为了吃草。 因此,黄河水电公司直接和附近的养殖户签订协议,将他们的羊放进光伏园区。 为了方便这些羊通行,园区还将光伏组件的离地高度从50厘米抬升到了120厘米。 除此之外,当地的人没事的时候还能到园区清洁光伏组件、搬运货物等,一天能有二百多元的收入。 没想到,原本建园区是为了发电,结果在无意之间,这个园区不仅养活了牧场,还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光伏加牧场”的模式,不仅减少了园区的成本,还为农牧民增收,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因为吃的好,这些“光伏羊”的肉质十分鲜美,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国基建一直在创造奇迹! 主要信源:(国家能源局——探访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青海戈壁荒滩兴起“光伏海”)
万万没想到,中国基建闹了个大“乌龙”,本打算耗资3亿在荒漠建个发电厂。没想到10
尔说娱乐
2025-03-26 12:23: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