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21岁的女知青廖晓东,嫁给了一贫如洗的老光棍。新婚夜,廖晓东一脸娇羞

尔说娱乐 2025-03-25 14:23:15

1969年,21岁的女知青廖晓东,嫁给了一贫如洗的老光棍。新婚夜,廖晓东一脸娇羞,谁料,老光棍一脸不耐烦,正当廖晓东一脸懵时,老光棍突然一巴掌甩了过来!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一巴掌下去,廖晓东瞬间愣在原地。   此时,窗户上那个在烛火的映衬下格外鲜红的“囍”字是那么讽刺。   那一瞬间,她突然有点后悔自己的决定。   但是,这种后悔也只是一闪而过。   她始终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这个人。   然而,就是这种盲目自信,害了她的一生。   1968年,全国上下的青年人们纷纷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到中国的各大农村中当起了知青。   廖晓东就是其中之一。   父母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之后,廖晓东就被一个红军家庭收养。   虽说那时候她的年纪还小,很多事情都记不住。   但是养父母从来都没有想过隐瞒她的身世。   因此,廖晓东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养父母都是为国家做过贡献的大英雄。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廖晓东也成为了一名拥有远大抱负的女青年。    既然国家有需要,那么她就愿意去到最贫苦的地方。   1968年4月份,青岛火车站挤满了人。   来这里的大部分都是送别子女的父母。   这一别之后,不知道几年才能再见到。   透过车窗,廖晓东和养父母做了最后的告别。   在火车的轰鸣声中,廖晓东到达了诸城。   尽管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这里的落后还是超出她的预期。   但是,她很快就打起精神。   在其他知青还在怨声载道的时候,廖晓东已经收拾好东西,和乡亲们加入到了劳动中。   从小娇生惯养的她,根本没有干过农活。   因此,还没到半天时间,她那细皮嫩肉的手就被磨破,还向外渗着血丝。   廖晓东倒是一点都不娇气,拿块布随便一包,就又投入到劳动中去。   在村民眼中,廖晓东性格好、能吃苦,是一个好同志。   而廖晓东也在他们的夸赞声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有天,村里召开了一场忆苦思甜大会。   在会议上,三代都是贫农的村支委、民命连长卢兆东大声控诉了自己的现状。   他家三代都是穷人,娶不起媳妇。   他爸爸是爷爷捡的、自己是爸爸捡的。   如果不是毛主席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革命,他或许现在也只能和前几代人一样上街讨饭。   可即便当上了干部,如今已经31岁的他却依旧是个光棍。    卢兆东的一番话深深震撼了廖晓东。   为了不让这位贫下中农打光棍,廖晓东当即大声宣布,自己要嫁给他!   这句话一出,在场的百姓们纷纷震惊地看着她。   毕竟,廖晓东可是城里姑娘,不仅有文化,还十分年轻,实在是没有必要做出这种牺牲。   看到有人愿意嫁给自己,卢兆东自然是十分高兴。   廖晓东的想法遭到了养父母的强烈反对。   不仅是父母,村里好心的长辈也纷纷劝她,卢兆东这个人性格暴躁,实在不是结婚的好人选。   但是,廖晓东却铁了心,觉得自己一定能改变她。   就这样,在全村人的张罗下,廖晓东嫁给了卢兆东。   让她没想到的是,新婚之夜,卢兆东就对她动手。   即便如此,廖晓东之后还是想尝试教他认字读书、想改变他的性格。   可惜,卢兆东本社就好吃懒做,对读书更是毫无兴趣。   不仅如此,他的封建思想极其严重,经常将廖晓东关在家里。   只要心情不好,他就会对廖晓东拳打脚踢。   即便廖晓东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依旧没有改变这种现状。   因为卢兆东的殴打,廖晓东患上了肝炎。   终于,在1974年,廖晓东因为肝炎去世,年仅27岁。   之后,山东《大众日报》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甚至还开展了“向廖晓东同志学习”的活动。   可是,在逝去的生命面前,这种活动未免显得有些讽刺。   廖晓东,明明有着大好的前途,但是却在政治活动中失去了自我,最终沦为了牺牲品。   这样的行为,难道真的值得学习吗? 主要信源:(株洲日报——插队女知青为不让贫农当光棍成婚 婚后6年死于虐待)

0 阅读:1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