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月8日早晨,北平一位名叫张宝琛的老人拎着鸟遛弯时,在狐狸塔下发现了一

蜀山史道 2025-03-26 10:37:18

1937年1月8日早晨,北平一位名叫张宝琛的老人拎着鸟遛弯时,在狐狸塔下发现了一具白人女尸。尸体遍体鳞伤,脸和腿曾被利刃劈砍切割,最恐怖的是,女尸的心脏也被挖走了。

保罗·法兰奇的《午夜北平》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纪实文学,围绕着帕梅拉案这一民国时期的离奇案件展开。帕梅拉案之所以吸引法兰奇,是因为他在研究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一条脚注时被这起案件深深吸引。这桩发生在1937年北平的凶杀案,不仅令人毛骨悚然,更因其复杂的背景和扑朔迷离的真相成为一个时代的隐喻。 帕梅拉的父亲沃纳是一位深谙中国社会的“中国通”。在北平沦陷后,他未曾离开,而是执着于寻找凶手。他认为凶手必定是富裕且地位显赫的人,因为帕梅拉身上贵重的手表并未丢失,而对尸体的严重破坏也显然是为了掩盖身份。沃纳动用了自己所有的资源,包括退休金和雇佣的侦探,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追踪。最终,他通过各种线索和证据,指认了牙医温特沃斯·普任迪斯。这位驻东交民巷的权贵牙医,不仅曾为帕梅拉拔过牙,还涉嫌邀请她参加一场西山天体营活动。帕梅拉的拒绝引发了牙医的愤怒,最终导致她的悲剧。 尸检报告显示,帕梅拉的牙齿中有两颗是正常拔除的坏牙,而另两颗则是被暴力打落的。这一证据支持了沃纳的推测。然而,案件的调查受到来自英国领事馆的干预。尽管沃纳坚持不懈地揭露真相,但他的努力被搁置,案件最终不了了之。 1951年,沃纳怀着遗憾离开北平,回到英国。三年后,这位痛失爱女的父亲因精神错乱而去世,终年89岁。他写下的150页调查记录也未能改变历史的结局,帕梅拉案成为一段无人留意的注脚。直到2012年,保罗·法兰奇的《午夜北平》问世,这段被掩埋的惨案才重新被世人所知。

1937年1月8日,是个寒冷的冬日。北平老城西北角,一座名叫狐狸塔的古塔矗立在晨雾中。塔下,一位五旬老者悠闲地拎着鸟笼溜达。这就是张宝琛,一个在附近住了几十年的老北平。张老先生当时肯定想不到,自己的这次晨练,竟会撞见一具女尸。 当张宝琛看到女尸的那一刻,吓得魂飞魄散。只见一位身材纤瘦的白人女性,仰面躺在血泊之中。尸体惨不忍睹,遍体鳞伤。脸部和双腿被利器砍伤,最骇人的是,胸口被剖开了一个大洞,人的心脏不翼而飞。 老人战战兢兢地跑到附近的警察局报了案。据英国驻华使馆提供的信息,死者名叫帕梅拉·沃纳,年仅19岁。她是英国驻北平领事馆的一位外交官的养女。据悉,倭讷先生17年前在北平一家孤儿院收养了当时只有2岁的帕梅拉。从此,异国他乡的中国就成了这个英国女孩的第二故乡。 法医尸检的结果更让人触目惊心。帕梅拉死前曾遭到性侵,体内发现了精斑。这意味着,在被残忍杀害前,她还遭受了禽兽不如的凌辱。消息传开后,舆论一片哗然。媒体对此案进行了大篇幅报道,社会各界纷纷要求警方尽快破案,将凶手绳之以法。英国驻华使馆也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秉公执法,还死者一个公道。 帕梅拉的父亲倭讷先生,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他找到专案组,要求彻查此案,还女儿一个公道。然而,面对来自美方的重重阻力,警方的调查工作举步维艰。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危在旦夕。在硝烟弥漫中,帕梅拉之死似乎已经被遗忘。专案组迫于形势,决定暂时搁置此案。

1943年发生的“鲜花杀人案”是北平沦陷时期另一桩离奇且令人震惊的案件。 案件起于北平火车站的一次例行巡查。一名姓赵的伪警察在车站巡逻时,发现一名朝鲜女人靠着一个大包裹。他要求开包检查,朝鲜女人却极力阻止,说里面只是一些衣服和杂物。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他的警觉。随后,争执引来了日本宪兵和围观群众,气氛愈发紧张。 最终,在日本宪兵的命令下,包裹被强行打开,随即传出一声凄厉的尖叫——包里装的竟然是一具被切成碎块的女尸,裹在黄油布中。围观的人群顿时四散而逃,连经验丰富的警察也被这一幕吓得目瞪口呆。死者年龄约二十余岁,身材娇小,面部已被严重损毁,无任何随身衣物或首饰。这些碎块被送往协和医院进行拼接和保存,当时医院的大夫用福尔马林处理尸体后,拼出了一具惨不忍睹的完整尸体。 案件的调查从朝鲜女人开始。她被日本宪兵抓走后,面对严酷的审讯,一开始坚持自己毫不知情,甚至声称包裹是捡来的。随着审讯的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她承认包裹是捡来的,但她并不知道里面装的竟是尸体,而尸体属于谁、为何被分尸,她一概不知。案件因此陷入僵局。 案件的突破来自黄油布上的模糊字迹。侦探发现了“钟秀贞”三个字,通过户籍调查,锁定了一名刚被赎身不久的妓女钟秀贞。进一步调查表明,她与案件有直接关联。据钟秀贞供述,她被雇佣携带黄油布,完全不知其内装有尸体。随着案件的深入,警方发现她的雇主刘某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刘某是一名惯犯,因战乱时期的混乱得以掩盖其多次犯罪行为。他被捕后承认杀害受害者,但因日本投降后的混乱,他最终逃脱了监禁,从此下落不明。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对许多历史遗案进行了清查,刘某却未再被找到。

1 阅读:1760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