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枝头已十分 正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执着和企盼,我们才能从容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沧海一粟情感 2025-03-26 09:25:33

春在枝头已十分 正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执着和企盼,我们才能从容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题记 “道边残雪护颓墙,城外柔丝弄浅黄。” 当第一缕痒痒的凉风吹来时,那渐次丰润的新绿,便徜徉在春的温和与惬意里。 柳笛 柳笛,乡下人叫:咪咪。 拂堤杨柳醉春烟的三月天,捂实了一冬的万物,迫不及待地伸展到暖阳下,接受日光浴。 山村小学的娃子们,午间放学的哨声一响,便一窝蜂似的飞 出校园,顺着河滩地边的拦河坝,一路过去。 沿河生长的成行儿的野柳,嫩条儿正轻盈地飞舞在春风里,闪着油亮的光。 因为站在堤堰上,轻松就能折下一枝,用早准备好的小刀,在这翠玉般的枝条上划上一圈,割开皮儿,然后轻轻一拧,一截纯天然的柳笛,就脱颖而出了。 含在嘴里,瞬间幻化出律调不一的笛音,暖阳下,微风里,飘荡在河岸上,弥漫到村子里。 直到笛声吹散了各家灶房里飘出的炊烟,笛声悠悠潜入农家的午饭香里,这时,才跑回家狼吞虎咽填饱肚子。 【春  花】 在最后一坨尚未融化的残雪下,有三两株露头的绿色,淡淡的绿,嫩嫩的黄,似花非花,似雾非雾,但却比花更醇厚耐看——那是茵陈。 俗话说:“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白蒿当柴烧。” 是说这时候的茵陈最宝贵,既能入药,养肝明目,又能当菜吃,长高后就成了几乎无用的蒿草。 每年开春前后这时节,后晌放学后,我们便左手提篮,右手提个小铲什么的,三五一伙,专去沟底坡边寻觅这既能充饥,又能医病的稀罕东西儿。 农家娃子最知一年之计在于春,抓住春机,才能换来一年有吃有喝的好光景。 路边儿、渠堰上,迎春花成垅、成堆,深绿色的纤枝上绽开的一朵朵精致的金喇叭,像迎宾的仪仗队,煞是壮观。引得女孩子们情不自禁顺手摘下一个金喇叭插在发辫上,楚楚可爱。 等到桃花开了,坡边上、河沿里,这儿那儿浮起一片一片粉红的似乎流动的云。 杏花接着开了,那儿这儿又变幻出似走似驻的粉白的云。 桐花开了,村子里各家各户房前屋后都被骤然暴出的紫红的花帐笼罩起来了。 洋槐花开的时候,首先闻到的是一种令人总也忍不住呼吸的香味,然后惊异庄前屋后和坡边上已经敷上了一层白雪似的脂粉,引来蝶飞蜂舞。 小麦扬花时节,铺天盖地青葱葱的麦子,把来自土地最诱人的香味,释放到乡村的田野和村庄,灌进农家的庭院和窗户。 乡间,春像打碎了的颜料瓶,淋漓尽致地渲染在辽阔的原野上。 【野      菜】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荠花。” 微风和煦,春回大地,乡间漫山遍野绽出了嫩嫩的新芽,农家人的饭碗里内容丰富了。 拥在高楼大厦里憋屈了好久的城市太太们也开始行动了,又到了吃新绿,吃出满嘴春香的时候了。 曾听一位自称“美食家”的朋友津津乐道介绍过春天吃野菜的一大堆好处。什么荠菜妙鸡蛋降火,山韭菜包饺子排毒,苦菜炖排骨清热…… 其实这些菜都属野菜中的富贵一族。这几年,也曾在酒店或食府的餐桌上凑热闹时尝过鲜,可总觉得没吃出真味。 每次总是不由自主地回味起小时候吃灰灰草,面条菜、榆钱、槐花……时的情景:面条菜,没有特殊的味道,形似面条柔软可口,是春季麦地里的宠物。 说是面条菜,其实放在玉米糁汤锅里煮,一样鲜润可口,拽面条调菜时,生怕踩坏将起身的麦苗,得左跳右窜,正象它的名字一样,面条菜从叶到细小的根茎,没有不能吃的部分,所以非常实惠,一会功夫,一大把面条菜便够一家人佐餐了。 春二三月,每次从后沟种地回来,父亲的锄头上总捆着不大不小的一撮嫩呼呼的灰灰菜,母亲把它搁开水里焯一下,浇上蒜汁凉拌吃解暑利口,煮在玉米面粥里,一家人吃得滋滋香,喝得心花怒放。 香椿芽是乡村人的美味佳肴。喧闹的春日,农家的房前屋后最先领春之风骚的便是那一株株香椿树了 ,那些紫红色的嫩芽儿,像是火苗一样炫耀在枝头上,倾吐着丝丝诱人的芳香。 茶饭水平差的主妇,小心地把新鲜香椿腌起来长期保存,等到家有客人时,捞碗捞面,再放上配有油炝辣椒的腌香椿,那种诱人的辣香,总是让嘴馋的孩子们,没等到母亲招唤,便撤欢儿似的等在锅台旁。 也有善长厨艺的主妇,把香椿儿沾上面糊油炸成香椿鱼儿,油而不腻,酥香满口。 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 童年的歌谣又飘在耳畔。 春天的风凉凉爽爽,春天的天空湛蓝、碧透,春天的原野五彩缤纷…… 盼望着,盼望着,漫长的等待过后,十分春色,又盛放在人间枝头。

0 阅读:2
沧海一粟情感

沧海一粟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