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戎寺位于柬埔寨吴哥通王城中心,是该国最独特的寺庙之一,仅次于吴哥窟。...
雨寒聊历史
2025-03-23 17:06:11
巴戎寺位于柬埔寨吴哥通王城中心,是该国最独特的寺庙之一,仅次于吴哥窟。寺庙以37座塔上的微笑石像闻名,这些面容从高处俯视而下,充满神秘气息。巴戎寺曾是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七世的国寺,后经历代国王改建,仍是重要的宗教场所,直到吴哥城被遗弃。如今,游客纷纷前来欣赏塔上的200多张微笑面孔。
巴戎寺的南门塔顶雕刻着巨大的微笑人面,这种祥和的面容遍布整个寺庙。吴哥通王城的建造始于11世纪初,至12世纪末完工,由多位国王修建,因此融合了不同的建筑与雕刻风格。吴哥通王城位于吴哥窟以北,是吴哥地区规模最大的建筑群。
巴戎寺由阇耶跋摩七世于公元1181年兴建,最初是大乘佛教寺庙,后来被改为印度教寺庙,展现了东南亚古代王室佛教与印度教并存的宗教信仰。高棉国王推崇“神王”观念,认为统治者与神明相通,通常与湿婆或毗湿奴神相结合,而阇耶跋摩七世则选择了大乘佛教的菩萨形象。
巴戎寺的面像酷似阇耶跋摩七世的雕像,普遍认为这些巨脸象征他作为“菩萨”的神圣化身,体现佛教信仰中推迟成佛、救度众生的理念。这些“微笑面塔”遍布整个寺庙,原有约50多座,每座塔四面刻有头像,现存200多张微笑面孔,但塔楼数量可能曾达一两百座。
寺庙外墙的浮雕记录了高棉历史和日常生活场景。阇耶跋摩七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在即位前击退占婆的入侵,并大规模修建石制寺庙和纪念碑。然而,1431年,暹罗(今泰国)的军队攻陷吴哥,终结了高棉帝国的区域霸权。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