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科学突破:人类离长生不老还有多远? 2025 年 3 月,美国某实验室宣布发现一种新型化合物,称其能将小鼠寿命延长 30%。消息一出,“长寿药” 话题再度引爆热搜,但科学家却紧急警告:别急着囤货 目前全球公认的 “抗衰潜力股” 包括雷帕霉素、二甲双胍和 NMN。雷帕霉素在动物实验中能延缓衰老,但会引发免疫力下降;二甲双胍虽被部分研究认为可降低癌症风险,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维生素 B12 缺乏;售价过万的 NMN 补剂,2024 年欧洲食品安全局已公开质疑其有效性。 更激进的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实验室推进。哈佛团队通过 CRISPR 技术修复端粒,使老年小鼠毛发再生、器官功能年轻化;日本科学家则尝试清除 “僵尸细胞”,这类细胞会释放毒素加速衰老。但基因疗法存在致癌风险,且人体试验尚未展开。 有趣的是,全球最长寿人群 —— 日本冲绳居民和意大利撒丁岛山民,并未依赖任何药物。他们的共性在于低热量饮食、规律劳作和紧密的社群关系。科学家追踪发现,长期孤独者的早亡风险比吸烟者更高。 《自然》杂志 2024 年刊文指出:真正的 “长寿药” 可能是适度饥饿、坚持运动和积极心态。实验室里的小白鼠可以靠药物延寿,但人类作为复杂的社会生物,长寿密码藏在每日饮食、作息和社会联结中。
2025科学突破:人类离长生不老还有多远? 2025年3月,美国某实验
章毓阅览养护
2025-03-19 15:10: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