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都看看,这才是古人的审美

创拓看过去 2025-02-28 15:02:03
浙江东阳卢宅展出的老珠灯,年代为清末至民国时期,距今有上百年的历史。卢宅收藏了数百盏明清时期的各类灯具,与整个古宅的氛围十分搭配。 不管是根据现在各类博物馆收藏的古灯,还是古代绘画上的资料来看,以前的皇宫、宅第、园林里面所呈挂的灯绝非现在景区里泛滥的圆红灯笼,而是各种造型的八角,六角、珠形圆灯、多面珠灯或大珠灯等,十分的丰富,而且与整个建筑的格调也十分的搭配,古人也是非常讲究审美的。 虽然审美因人而异,但是有些错误的审美不会一时半会纠正过来的。这是卢宅收藏的一组清代—民国时期的灯笼,当然是因为展示才拜访地这么密集。 当你看多了古代实物,或者古画里的灯笼样式,你才理解什么样的灯笼才能搭配中国的土木结构古建筑。古画里几乎很少出现现在景区里那种一排圆红灯笼的情况,首先圆红灯笼本身不多见,其次灯笼也是需要的位置摆放,不会一排排堆叠在一起。 为什么会不喜欢现在景区里一堆红灯笼?因为古人不会这么挂,你挂一些点缀一下还可以,但是往往景区图个热闹,挂一排又一排,一串又一串,已经影响到正常的景观角度。如果用传统的灯笼,还可以接受,起码不违和,一排排的红灯笼极为扎眼,本身与古建筑就不搭。 当然景区买这种圆形红灯笼,无非是省钱、便宜、好买。都买这种复古的灯笼,费用相对市场流行的红灯笼比较高。 回到刚刚说的第一句话,审美因人而异,没有高低之分,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有绝对正确的审美。喜欢古建筑景区挂满红灯笼的可以继续喜欢,不喜欢的可以继续不喜欢。大家继续按照自己的审美喜好玩耍就好,我个人还是不喜欢这种挂满红灯笼的处理方式,严重影响了本身的景观。等会分享一下我拍的一些传统灯笼。

0 阅读:1

评论列表

阳光下的大菠萝

阳光下的大菠萝

3
2025-02-28 17:38

我们潮汕的典型灯笼是黄色、桶状(偏长条、偏圆球都有),上书红色大字,一个是“姓”,一个是祖上出过大官或者中过进士也会写在上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变了,要么变成红灯笼,要么变成有点日式的灯笼。现在在老家,要买一掌典型的“镇宅”灯笼难,还得跑别的村。无非我们那种本土灯笼,要用竹编的,现在竹子不好找,手艺人也没几个了。

创拓看过去

创拓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