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友:2025年第一件大事完成:买房!
—————————
本来计划今年7、8月出手,结果开年就蹲到了目标小区的理想户型,猝不及防就买完了[买爆R][买爆R][买爆R]
我们预算在650w-700w(不算税费、中介费和装修),贷款40%左右,两居室。这个预算其实选择余地不小,所以着实是挑花了眼。
比较尴尬的是我俩的工作地点。上班分别在四环内城区的对角,折中那得去哪儿了[捂脸R],所以这一年多沿着环线东西南北看了个遍,耽误了很多时间,也错过了相对低点。
看房前,立下了看足200套的目标,最后差不多看了150+套。时间从2024年5月,一直看到2025年2月。这段时间来,经历了去年上半年相对平静的市场,6-8月关注的房屋成交价比挂牌价低一大截的错愕,930政策后成交量和价格的回升,以及春节前的交易小高峰。目前处于短期内的稳定期。
我们看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地看房、盯盘。
[一R]准备阶段:主要是明确需求,包括区位、楼龄、户型等等,建立起对房屋价值的判断逻辑。最好能做简单的量化,按照需求权重设计评分表,以便综合衡量每套房的好坏。
[二R]实地看房:这个阶段是最耗人的阶段。去年5-7月以及11-1月份是我们密集看房期,每次大概看10-15套房,回家后逐一复盘,并在评分表中打分记录(事实证明排名靠前的房子去年都卖掉了[得意R]
[三R]盯盘阶段:经过较长时间看房,已经对关注的片区、房子和价格有了一定了解。结合小绿app中成交记录,判断一定时间内理想房子上市的可能性。
实地看了150多套房后,最后看中的小区暂时没有最理想的户型挂牌。但咱也不急嘛,就决定等一等。年后中介突然联系说有一套理想户型,全南全明,价格也比较合适。周末一早看房后,我和老公交换了一下眼神:嗯,就是它了!然后直接谈价,最后以略低于去年最低成交价的价格成交。
说实在的,在非常不看好北京楼市的大环境中,买房真的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要有“买完就跌”的心理预期。做了这漫长的前期准备,也只是让我俩有信心说,当下这个成交价是合适的。
我们本来在2021年就打算买房,后面犹犹豫豫就作罢了,回头看刚好是躲过了高位站岗,但也没啥庆幸的,这不又在2025年接盘了呢[笑哭R]。其实普通人的一生都随着经济大周期漂泊起伏,能躲过这个坑还有下个坑,同时咱不还躲过了那么多红利机会,那就索性按照需要顺势而为吧。在有能力和意愿的情况下,买了就买了,反正住了再说~[郁金香R]
海豚
现在房价大幅下跌并不是因为下跌了没人买,而是没人买、实在卖不动才不断降价。卖不动的原因就是房地产的投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就是预期改变了,大家对未来房地产并不看好,通过投资炒作涨上去的资产一旦预期发生改变,那么就会面临价格快速崩塌,没人接盘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没有人会去投资一个长期看跌的资产,哪怕是刚需也会非常谨慎购房,因为今年买需要50万,明年只需30万,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觉得自住就无所谓,而是会选择等等。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房价持续走低是肯定的。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对实体经济才是真的利好。房子也是消费品,是用来住的消费品,只有炒房客想着买房升值的才天天幻想房子涨价,整天吹嘘房子。还说什么房价下跌就会对经济不好,你买个车是不是车行还要给你保价啊?不然经济就不好了?不可笑吗?还有就算货币贬值也不代表房价就会涨,这是房吹强行挂钩忽悠大家的。现在钱是更值钱了,货多了。
用户15xxx82
买涨不买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