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朝鲜三次想改革,三次都打水漂,到底为啥?为什么同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和

清歌畅 2025-02-25 14:13:59

[太阳]朝鲜三次想改革,三次都打水漂,到底为啥?为什么同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和越南通过改革开放飞速崛起,而朝鲜却像一座孤岛,被困在自己的时间表里?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经济开始腾飞,越南也按下了市场化的加速键,东南亚的股市一片欣欣向荣。而这边的朝鲜,看起来也不甘落后,甚至还试着迈出一脚。1984年出台了“合影法”,说是允许外国企业投资建厂,中国搞经济特区划地盖章,还给外资上了法律保险,而朝鲜呢?喊了个口号就没后续了,现场连热身都算不上,结果当然无疾而终。 很快,朝鲜换了个花样,1991年,他们建了个“罗津先锋经济特区”,想学深圳,打算借地理优势吸引国际资本。地图一摊,地儿是选得不错,靠近中国、连着俄罗斯,看上去全是国际范儿。但资本哪是光靠“模仿”就能哄来的?没市场机制、没法律保障,关键是外界压根不信朝鲜的投资靠谱。钱投进去还能拿得出来吗?没人敢冒这个险。这地方最后成了个摆设 1991年苏联解体,朝鲜直接断了最大的经济援助来源,马上开始缺氧。这个时候不少人以为他们会终于“开窍”搞开放,毕竟眼看着国家要顶不住了。但朝鲜直接把别人的失败当了反面教材。苏联完蛋,是因为开放搞得政权不稳——他们是这么总结的。于是,他们不仅没放开手脚,反而搞了一波史无前例的闭关锁国。这一闭直接让国家在90年代中期跌入绝对谷底:经济崩掉,饥荒肆虐,人民苦不堪言。 1998年,朝鲜又开始折腾,和韩国搞了个海州特区计划,想通过南北合作缓解自家经济问题。这听起来很靠谱对吧?但想得美啊。韩国企业捂着钱袋子不敢动,国家内部高层又疑神疑鬼,怕合作的同时“被人家吃掉”。 眼看改革的路一瘸一拐地走不远,朝鲜在2000年代初又试着依葫芦画瓢。金正日几年间频繁到中国“讨教”改革开放经验,姿态表现得像是想干点事儿了。但没想到他2011年一去世,改革直接按下暂停键。到金正恩接班,事情看似又有了点转机。2017到2019年朝鲜搞出了不少“大动作”,调整宪法、雀跃地跟中美韩会面,一副“我要开放了”的样子。但美韩领导人一换届,政策风向急转,制裁升级,朝鲜又怂了,改革的苗头直接被掐断。 有意思的还有开城工业园区,这是朝韩合作的“标杆项目”。韩国带钱带技术,朝鲜出劳动力,听起来不错吧?但政治一紧张,工业园区就跟着关停反复。2016年彻底关了,连钥匙都扔了,这事就算黄了。 说到底,朝鲜就是怕“疼”。他们羡慕别人生肌肉,但死活不敢举哑铃,连挨一下改革的阵痛都不愿意试试。结果呢?每次改革开放都差那么一口气,每次一有风吹草动就缩回去了。搞得朝鲜就像是荡着秋千的孩子,想往外看,但总怕摔了个底朝天。经济和政权的生存矛盾折腾了几十年,这秋千现在还悬在半空下不去,也荡不远。

0 阅读:222

猜你喜欢

清歌畅

清歌畅

你与星辰皆璀璨,好好生活,热爱无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