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世界》随笔:乒乓挚友 忠厚兄长-追忆林建宇
老林是个忠厚实在之人,作为兄长,他关怀备至;身为球友,他热忱真挚。当我提笔悼念他时,往昔的点点滴滴,如同一帧帧鲜活的镜头,在眼前不断浮现……
与老林相识始于2016年。那时,初到深圳不久的我,牵头组建宝安日报体娱部(即后来的文体部)。一次,我前往宝安体校采访,而老林正巧去那儿打球。经体校主教练张超介绍,我俩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自那以后,我们陆续相约在报社、俱乐部一同打球,兴致上来了,还会小酌两杯,畅谈生活与爱好。
“老林,我要采访你儿子……”“电话已经发给你了,我也给他留了言。”这是2017年“地表12强”开赛前夕,我与老林的通话内容。那次“直通选拔”在深圳举办,林高远成功拿到了世乒赛入场券。第二天,老林就迫不及待地张罗着,趁林高远还未离开深圳,大家聚一聚。我也没跟他客气,带着部门记者一同去享用了老林精心安排的大餐。
席间,老林手拿林高远的“通关文牒”,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儿子即将代表中国队出征世界大赛,哪个父亲能不骄傲自豪呢。然而,除了满心的欣慰,老林还是像往常一样,对林高远絮絮叨叨,叮嘱他这要注意、那要小心。为此,我还私下“批评”过老林,孩子已然长大,又身处国家队,考虑事情必定比他周全。老林每次都是“嘿嘿”一笑,虚心接受“批评”,但下次依旧如此。
老林两口子对待林高远的粉丝,向来都是格外关照。要是有熟识的粉丝来到深圳,他总会热情地张罗着一起吃顿饭,我也跟着沾光蹭了好几次。记得2018年的一天,老林联系我,说粉丝们把祝高远生日快乐的广告,放在了他家楼下地铁站的通道里,他和高远妈妈着实吓了一跳,一心想着要好好感谢大家。站在广告灯箱前,老林两口子真诚地表达着谢意,那份淳朴与善良展露无遗。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后,网友们都为他们的质朴所感动。
林高远不仅是老林的荣耀,更是他乒乓梦想的延续。老林的手机里存着许多林高远儿时学球的照片和视频。我们一起喝茶聊天时,他常常会拿起手机,回忆起当年带着林高远四处奔波学球、比赛的场景,眼神中满是深情与感慨。后来,老林还学会了发微博,将许多林高远的成长记忆分享在微博上,让众多粉丝得以见证世界冠军一路走来的历程。
老林曾与我有个约定,倘若我儿子有一天想学打球,一定要交给他启蒙。2019年,老林在甲岸村里开了一家球馆,我“如约”将儿子送到他那儿。老林两口子对我家孩子视如已出,悉心教导,而且坚决不收一分钱学费,这让我很长时间都不知该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激。
老林珍藏了不少好酒,这些年聚会,他总会兴致勃勃地拎上两瓶,与朋友们一同分享。老林在宝安区乒协先后担任理事、副会长等职务。在宝安区乒协的微信群里,大家时常打趣道:“老林,你儿子又拿冠军了,坐等红包。”老林也从不计较,总是干脆利落地发上大红包,与球友们共享这份幸福。
2023年初,老林急匆匆地找到我,说自己钻研许久,制作出一块球板,最近还成立了公司,准备量产,希望我帮忙写些文字,再想个品牌名称。思索再三,我给老林提了“远剑”二字,既取“远见”的谐音,又蕴含林高远标志性反手动作“将军拔剑”的意象,同时还有行稳致远的美好寓意。首批“远剑”量产后,老林特意送来两块球板,以表谢意。我随后也满心自豪地在网上分享了“远剑”的试打体验。
近期,“远剑”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我为此不断联系老林,想要弄清楚状况,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直到高远妈妈发来消息,告知我老林已离世。当晚,我便匆忙赶去探望。期间谈及“远剑”,孙浩泓、林高远和高远妈妈都明确表示“毫无问题”——那是老林的心血,不仅要守护好,更要努力将其发扬光大。
由于工作的缘故,这些年我与林高远多有接触。老林曾给过我一把“尚方宝剑”,他说:“你是叔叔辈的,有事就找他。”因此,这些年无论是报社举办活动,还是球友们想要签名、合影,亦或是自己打球讨要器材,林高远都无条件地支持、配合。逢年过节,林高远回家探亲,老林总会在他面前念叨,“你刘叔是我的好朋友”,林高远也总是点头回应。
老林,愿你安息。若有来世,还盼能与你相约球场、共品美酒,尽情享受乒乓乐趣。也愿我们的情谊在下一代身上延续,以球为媒,永远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