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其实是很难熬过去的,尤其是下大雪。 大部分的人会用动物皮毛来保暖,那些富贵人家,一到冬天,就披上用貂皮、狐皮精心缝制的袍子,往身上一裹,软乎乎的,暖得不得了,走在冰天雪地里,感觉不到一点冷。 普通百姓,条件没那么好,大多用羊皮、狗皮,虽然没那么名贵,可穿在身上,照样能起到一定的保暖。 古人还会把屋子的门窗糊得严严实实,用麻纸或者布堵住缝隙,不让冷风灌进来。 条件好点的,还会在屋里砌个火炕,烧上柴火,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 晚上睡觉大家就盖用芦花、柳絮填充被子,这种被子,和后来的棉被比起来,保暖性确实差了点,但在当时,也算是能勉强应付寒冷夜晚的好东西了。 往床上一躺,裹上这特制的被子,好歹能睡个安稳觉。 还有一种叫汤婆子的东西,就是把热水灌进去,放在被窝里取暖,跟咱们现在的热水袋差不多。 为了取暖,古人还会在睡前喝点小酒,让身子热乎起来,这样入睡也能更暖和些。 靠着这些办法,古人们艰难地熬过了一个个寒冬。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其实是很难熬过去
健汉这个好的
2025-02-24 16:11:19
0
阅读: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