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一48岁老头娶了个小他10岁的女大学生,洞房花烛夜,老头刚爬上床却被女子一脚踹下床,没想到10年后,老头却说:“幸亏有你!” 1971年的深秋,河北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飘着喜庆的红纸。这一天,村里要办喜事,新郎是当地有名的庄稼把式魏振德,已经48岁,新娘却是个知识分子,名叫许燕吉,比新郎小了整整十岁。村里人都说,这婚事新鲜,文化人居然要嫁给一个种地的。 可谁也没想到,洞房花烛夜却闹了个笑话。新郎刚想挨近新娘,就被一脚踹下了床。这一脚不仅踹在了床上,更是踹在了村里人的心上,大家都说这文化人瞧不起农民,这日子怕是过不长。 要说这许燕吉的来历可不简单。她的父亲是我国著名作家许地山,在香港大学任教。许燕吉从小在香港长大,那可是个富贵人家的孩子。轿车、洋房这些在当时连见都没见过的东西,对她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优渥生活条件的人家可不多见。 许地山先生突然去世,这个打击对许燕吉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更糟的是,日军随后占领了香港,她不得不跟着母亲和哥哥逃回内地。从锦衣玉食的大小姐,一下子变成了颠沛流离的难民。 所幸在这段艰难时期,父亲生前的好友徐悲鸿伸出了援手。在他的帮助下,许燕吉得以继续求学,最终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她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是她的同班同学。但这段婚姻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而让她陷入了更大的困境。 那时的许燕吉,工作还不到三年就被划为右派。失业后,她在返回南京的路上因为颠簸加上精神压力,不幸流产。祸不单行,她随后被逮捕入狱,而丈夫也在这个时候提出了离婚。这一连串的打击,几乎将这个曾经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击垮。 六年的牢狱生活结束时,许燕吉已经31岁了。为了不给母亲添麻烦,她选择继续在监狱工作。到了1969年,她被下放到河北的小山村。为了能在这里扎根,她需要找个当地人结婚。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魏振德虽然是个普通农民,却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力。他知道许燕吉出身不凡,是个有文化的人,所以从不用粗鄙的农家习气去要求她。每当许燕吉在地里干活不够麻利时,他都会默默地帮她把活儿干完,从不抱怨一句。 日子就这样在平淡中慢慢过去。魏振德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深知许燕吉的不易。他经常利用农闲时间,主动承担起更多的家务,让许燕吉能有时间看看书、写写字。在当时的农村,这样体贴妻子的男人并不多见。 魏振德还特意在屋里收拾出一个小角落,放了张简陋的书桌,让许燕吉能安静地看书学习。村里人都说他傻,娶了个媳妇还要伺候着。但魏振德却说,人各有所长,他种地有一手,许燕吉读书也有一套,互相尊重才能把日子过好。 这对表面上不般配的夫妻,却在柴米油盐的日常中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许燕吉逐渐适应了农村生活,而魏振德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妻子的知识和见识所影响,慢慢变得比从前更加开明。 转机出现在十年之后。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善,许燕吉终于得到了平反。很多人都劝她趁此机会离开农村,重返城市,开始新的生活。但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许燕吉不仅没有离开,反而主动申请留在了农村。 这时候,魏振德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记住的话。他说,这些年能遇到许燕吉是他最大的幸运,要不是有她,自己还是个只知道种地的莽汉。许燕吉则回应说,他们就像一根藤上的瓜,早已离不开彼此。 在许燕吉被聘为教授后,更多的人开始劝她离婚。他们认为,一个教授和一个农民实在是不相配。但许燕吉却坚定地表示,正是在她最困难的时候,魏振德给了她一个家,让她有了依靠。如今她有了更好的发展,更不能忘记丈夫的情义。
我姨一张20万元的定期存单被女儿发现,女儿对我姨的财产隐瞒非常愤怒,软硬兼施要这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