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来临,看睡觉就知?冠心病患者,晚上睡觉通常有这几个迹象 60岁的张叔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日里并没有明显的不适,只是偶尔胸口闷,家人催着他去医院检查,他总说:“白天没事,睡觉也能睡好,肯定不是大病。”然而,就在一个月前的一个深夜,他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并冒出冷汗,随即被紧急送往医院急诊室,最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告诉他,其实早在晚上睡觉时,他的身体就已经发出警告了! 1.睡眠中出现的这些异样,或许是冠心病发出的“预警信号”。 医学研究揭示,冠心病的一典型表征为夜间至凌晨胸痛加剧,尤以平躺姿势时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夜间迷走神经更活跃,导致心率减慢、冠状动脉缺血加重。张叔回忆,自己有时夜里会被压迫般的胸闷憋醒,但忍忍就过去了,没想到这是心脏在“求救”。 2. 《欧洲心脏杂志》研究显示,部分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即入睡后突然因憋气惊醒,并需要坐起才能缓解。这与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肺部充血有关,若频繁发生,可能已是心功能不全的信号。 3. 很多人以为晚上出汗是天气闷热导致,但如果夜间大量出汗,尤其伴随胸闷、心悸,就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出,心脏病发作前,有些患者会体验到突如其来的冷汗,这是一种“隐性求救信号”。 一般而言,个体夜间排尿次数应维持在两次以内为正常。然而,冠心病患者,特别是伴随心力衰竭的情况,往往夜间尿量会有所增加。这是由于心功能减退,白天积聚的多余体液在夜间重新分配,加重了肾脏的排泄任务,致使冠心病患者夜尿频繁。 误解:若白天无症状,便非心脏病? 很多像张叔一样的人,认为白天没不适,说明心脏没问题。但实际上,夜间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特别是凌晨3-5点,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容易诱发急性心梗、心律失常等。日本一项研究表明,深夜至清晨这一关键时段内心源性猝死事件的发生率超过了半数,呈现高度集中态势。 如何降低夜间猝死风险?实用建议收藏! 1. 如果发现自己夜里频繁胸闷、憋醒或盗汗,应尽早就医,检查是否有心血管疾病。 2.致力于维持情绪的稳定状态,有效规避因过度兴奋或不必要的愤怒而引起的情绪波动。晚餐不宜过量食用,以免给心脏带来过重的负担,影响健康。 3.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左侧卧位有助于减少心脏受压,提高供血效率。 4.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冠心病的“三大帮凶”,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可以大大降低夜间发病风险。 张叔出院后,感慨地说:“要是我早点重视这些症状,也许就不会差点丢了命。实际上,身体总是在默默传递着信号,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细心聆听并理解它的声音。若您或家人出现相似症状,切勿轻视,务必迅速就医,莫待遗憾铸成方知悔!
冠心病来临,看睡觉就知?冠心病患者,晚上睡觉通常有这几个迹象
曹彰开心养护
2025-02-22 17:54:08
0
阅读: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