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曝料:俄乌冲突缘于沙利文的“隐瞒真相”和战略误判
沙利文是美国总统拜登的安全事务助理,美涉及到国家安全、对外战略基本上由他说了算。
最近美国学者爆料,俄乌决突就是因沙利文的误判和隐瞒爆发的。
加入北约是乌克兰的最终诉求,甚至写到了宪法里。但乌克兰2014年与俄罗斯就有了克里米亚之战,领土归属问题没有定下来,是不能加入北约的。这一点,美国和北约都很清楚,沙利文当然也很清楚。
在美国和北约都在忽悠泽连斯基,说北约的大门随时为乌克兰敞开。
2021年12月15日,美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与沙利文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恳求他“只需要公开声明乌克兰不会成为北约的成员国,就可以避免一场战争。”但沙利文拒绝了:“不不不,我们不会公开声明”,并轻描淡写地回应“不会打仗的”。
两个多月后,即2024年2月24日,这句傲慢的承诺已化作东欧平原上百万人的血泪。
沙利文拒绝公开“乌克兰不可能加入北约”,是精心策划的有意为之。正如他2023年说漏嘴的“让俄罗斯流血”战略,美国需要一场可控战争来重塑欧亚秩序。北约东扩议题犹如悬在普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俄罗斯反复划出红线却被当作“虚张声势”时,军事行动已成必然选项。沙利文团队却误判俄方会像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般妥协,这种将对手“工具化”的思维,暴露了华盛顿战略圈的认知茧房。
沙利文对乌克兰许诺“北约门票”,对欧洲渲染“俄罗斯威胁”,对国内放任军工复合体收割暴利。当俄军真如预言般挥师基辅时,这套把戏立即破功——美国既不敢派兵参战,又舍不得放弃战争红利,只能硬着头皮用乌克兰人的尸体拖延时间,直到2025年北约被迫将“侵略”改为“冲突”,彻底戳穿“民主圣战”的虚伪叙事。
更可悲的是,当沙利文本人在基辅遭俄军空袭“肋骨骨折”时,白宫连报复的勇气都没有——这恰似美国战略地位的隐喻:表面张牙舞爪,实则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