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一个行色匆匆的德国人走进北京机场。海关示意打开行李,却发现里面装的都是沾满灰尘的脏衣服,这些衣服灰尘里面竟藏匿着我国的核武器机密。与此同时,搜出的微缩照片达2000余张,涉及我国西北军事基地地形图等大量机密情报。 "为什么要把这些脏衣服密封起来带走?"海关人员礼貌地询问许林德。 许林德不经意地回答说这些是他在中国旅行时穿过的,有些特殊纪念意义,不想清洗掉中国的"气息"。 经过专业仪器的检测,这些"脏衣服"上的灰尘显示出异常的放射性反应。进一步的化验表明,这些物质与中国西北地区某核工业基地的放射性特征高度吻合。这些看似普通的衣物,实际上是收集和携带核基地样本的工具! 这一发现立即与几个月前发生在广州白云机场的一起奇怪事件联系了起来。1967年初,广州白云机场海关人员林华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一位名叫乔治·瓦特的英国旅客行李中装着两只灰色老鼠。 当时,林华被这一奇怪的发现所困惑:"先生,您为什么要带这两只老鼠出境?" 面对质询,瓦特解释说自己的夫人喜欢小老鼠,想带回国与英国的老鼠做比较。经过专家详细检查,这两只老鼠体内虽未发现藏匿物品,但身上沾染的放射性物质引起了调查人员的警觉。 调查显示,瓦特虽持英国护照,实际却是美国人,来自加利福尼亚州。而许林德则是德裔美籍,同样持有伪造的英国身份。他们通过香港、英国和德国等多个中转站传递情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报传输链条。 更令人惊讶的是间谍们的情报传递手段之多样化。除了利用老鼠和衣物携带放射性样本外,他们还采用了微型照相技术,将拍摄的机密文件缩小至肉眼几乎无法辨认的程度。在许林德的行李中,公安部门最终发现了超过2000张微缩照片,内容涵盖了我国西北军事基地地形图、兵力部署和核设施布局等绝密资料。 这些间谍还利用特制的加密电报和密码系统进行通信。当张文奇截获瓦特夫人发出的一封电报:"瓦特生病了,现在医生正在陪着他,许林德很健康"时,经解密分析得知这实际上是在警告许林德:瓦特已被监视,而许林德尚未暴露。 1967年初,兰州某化工厂迎来了一位"英国专家"乔治·瓦特。他以设备检修工程师的身份进入工厂,声称要对从英国进口的设备进行全面检修。按照常规,类似的检修工作通常一周左右即可完成,而瓦特却在兰州逗留了长达两个多月。 瓦特利用化工厂的地理位置优势,秘密探查附近的核工业基地。更令人吃惊的是,他竟然想出了利用老鼠这种能够四处钻洞的小动物作为情报收集工具。这些灰老鼠被特别训练,能够进入严密封锁的核设施区域,带回放射性物质样本。 与此同时,瓦特还利用先进的微缩照相技术,将获取的机密文件拍摄下来。这些照片被缩小到肉眼几乎无法辨识的程度,需要特殊设备才能还原。据后来的调查,瓦特窃取的微缩照片数量惊人,多达2000余张,内容涵盖了军用机场地形图、兰州军区兵力布防图以及核基地的详细布局和技术参数。 张文奇以学习技术的名义潜入化工厂,巧妙地接近瓦特。他经常邀请瓦特一起吃饭喝酒,逐渐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在一次酒后交谈中,张文奇故意询问瓦特是美国哪里人,酒醉的瓦特不经思考就回答了"加利福尼亚" 为了追踪间谍网络的其他成员,公安部门在确认瓦特身份后依然保持了高度克制,没有立即采取抓捕行动。当瓦特申请其"夫人"来华时,杨奇清指示相关部门予以配合。 公安部门还利用高科技手段监控瓦特与外界的联系。他们截获了瓦特"夫人"发往国外的加密电报,并成功破译了其中的隐藏信息。同样,当许林德尝试通过罐头包装向瓦特传递自杀指令时,这一行动也被及时发现并挫败。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脏衣服"战术。许林德的行李中那些被塑料袋密封的衣物,表面看起来只是普通的旧衣服,实际上却经过特殊处理,能够吸附并保存核基地特有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虽然含量极微,但通过精密仪器分析,足以推断出核材料的类型、纯度和加工工艺。 随着调查的深入,公安部门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决定实施最终抓捕。他们首先确保瓦特无法执行自杀计划,将其秘密控制。同时,在许林德申请出境时,故意予以批准,让他误以为自己的身份尚未暴露。 1967年12月12日晚,当许林德踏入北京机场准备离境时,早已设下的天罗地网瞬间收紧。公安人员在他的行李中查获了关键证据:带有放射性物质的衣物和记录核基地情报的笔记本,以及大量微缩照片。面对铁证,许林德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间谍身份和犯罪事实。 随后的审判中,因两人持有英国护照,兰州法院依照相关法律,以非法刺探国家军事机密罪对他们进行了审判。鉴于犯罪事实和危害程度,许林德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而瓦特则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胆子太大了!北京首都机场,一名男旅客从境外回国,带了3瓶液体,被海关工作人员拦下
【45评论】【55点赞】